从泥沙俱下到稳步向前,长租公寓行业走出了一条蜕变之路。站在《住房租赁条例》实施的当下,长租公寓行业再次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市场秩序有望进一步规范,从而驱动行业向好发展。
重构租住新时代
随着《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合规与效率成为行业重构的基石。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10月22日在由由中国房地产报社主办的“重构居住关系-新租住时代”城市共生计划主题沙龙上指出,“《住房租赁条例》倒逼企业合规升级,企业需通过技术手段落实房源实勘、信息真实性等要求。在房源真实性管理、资金安全监管之下,未来行业将更趋规范,政策支持也会逐步完善。”
无疑,这将重构新租住时代。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原司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看来,新租住时代的“新”主要体现在:住房租赁市场客群的变化、市场对租赁房源品质要求更高,服务需求更强劲、以及“租售比”逐渐均衡给住房租赁市场带来的发展前景。
供需关系的转变是行业变革的核心。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韦谢在主题沙龙上发表《新租住时代的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主题分享,深入剖析当前租赁市场结构性变化时表示,供需错配问题依然突出,需求端的变化同样显著。
他进一步指出,全国尚有数千万户家庭面临住房面积不足、设施老旧等问题;人口结构升级则带来了长期改善性需求。“产业工人、服务人员等群体若转化为专业技术人员,将释放巨大租赁需求。2030年城镇化率预计提升至70%,还将带动四千万人进城。”
品牌长租公寓在管规模约300万套,一线城市出租率超85%,供需相对平衡;而个人房源市场却呈现“供不应求”与“租金下降”并存的矛盾现象。韦谢分析:“随着居住观念转变,租赁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发展机遇,这种转变不仅重构了住房消费逻辑,更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运营’跃迁。”
从产品到生态进化
站在住房租赁企业角度,新租住时代的核心在于“人”,用户需求的变化正驱动行业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重构。“运营效率”、“用户需求”与“生态共建”成为新租住时代的核心关键词。
住房租赁企业要从“房东”转变为“微型城市运营者”,需要平衡“经济账”与“社会价值账”。首创城发集团品牌营销部总经理高广汉表示,“城市建设者需要低成本与基础服务保障,城市青年则需要交通便利与社群互动,如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充电需求、早餐供应等细节,均体现了服务的温度。”他更强调客群细分与社会价值并重的运营理念。
具体到租客新的需求变化方面,华润有巢副总经理孙雪鹏认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服务升级,二是产品结构调整。他直言,“存量项目改造难度较大,但新增项目需更注重品质与空间设计。广义的服务还包括配套空间与区域整体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利润压力,住房租赁企业也在探索成本重构与创新模式。孙雪鹏从华润有巢的运营经验来说,“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政策支持与资方合作,降低运营与建安成本。”龙湖集团龙智资管航道、龙湖冠寓总经理顾涛补充道:“节能技术应用与服务增值是利润对冲的有效途径。”
2023年以来租房需求占比上升,买房需求占比下降,租赁市场正在补位。租金水平梯度下降,二线城市需求企稳,租售比突破国债收益率,为行业提供了利润空间。韦谢认为,“行业需更敏锐地捕捉用户需求,推动供给端优化与升级。与此同时,《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为市场化租赁领域带来了系统化合规要求,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编辑:文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