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原本板上钉钉的投票,却在最后关头戏剧性逆转。
特朗普政府直接撕破脸:谁敢支持就制裁谁!
这到底是国际规则,还是美国规则?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美国的“政治突袭”
10月17日,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总部。
一项筹备多年的全球航运碳税方案最终没能通过表决,而是被推迟了整整12个月。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超过60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
![]()
并且今年4月的初步投票也很顺利,63个国家投了赞成票。
包括中国、欧盟成员国、日本和印度这些航运大国。
反对的只有16个国家,主要是沙特、俄罗斯这些石油出口国。
![]()
而在当时,美国的态度就很暧昧。
10月10日,就在正式投票前一周,美国突然发难。
![]()
国务卿、交通部长、能源部长三个重量级官员联名发表声明,明确说要对支持碳税的国家实施制裁。
不让你的船进美国港口、提高停泊费、限制相关人员的美国签证,甚至把支持这个方案的官员列入黑名单。
特朗普本人也没闲着,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把这个方案说成是“全球绿色新骗局”。
![]()
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又发了一份声明,说这是欧盟搞的“新殖民主义”。
而这种近乎威胁恐吓的做法,将原本支持碳税的阵营瞬间瓦解。
![]()
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船员输出国,4月份还投了赞成票,这次却选择了沉默。
阿根廷和新加坡也改变了立场,一些依赖美国游客的小国更是不敢吭声。
![]()
当然,也有不少国家顶住了压力。
欧盟和英国公开表示,会继续支持碳税方案。
国际航运公会也联合47个国家发表声明,呼吁各国不要屈服于压力。
![]()
而中国更直接,宣布10月14日开始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明摆着是在反制。
但在谈判桌上,双方僵持不下,一时间也辩不出什么高下。
最终,各国代表只能无奈的投票将方案推迟一年再议。
![]()
特朗普的政治算盘
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答案先要从美国航运业的现状说起。
如果只听美国官方的说法,你会觉得他们是在保护美国消费者。
国务卿卢比奥就说,美国成功阻止了“联合国对美国消费者的大规模征税”。
![]()
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问题。
现在的美国在绿色船舶技术上,已经被中国和欧洲甩开了一大截。
如果碳税真的实施,美国船东要交的罚款肯定少不了。
![]()
而那些早就开始转型的中国和欧洲企业,反倒会因为技术优势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这等于是在帮竞争对手抢自己的饭碗。
更深层的原因,涉及美国国内政治。
![]()
特朗普的支持者里,有不少是化石燃料行业的大佬,这些人可不想看到全球都在推动清洁能源。
碳税一旦成为国际规则,对传统能源行业就是个巨大打击。
![]()
特朗普需要给这些金主一个交代,也需要给选民塑造一个“我在保护美国利益”的形象。
所以,这场国际会议就成了特朗普的政治秀场。
![]()
他要的不是什么环保或者经济上的合理性,而是一个能在国内讲得通的故事:
国际组织想掏美国人的钱包,而我把他们挡在了门外。
至于全球气候变化、航运业转型这些长远问题,在选票面前都得靠边站。
![]()
被撕裂的行业秩序
这次“突袭”造成的影响,远不止推迟一个投票那么简单。
首当其冲的是,航运业内部的分裂。
那些早早就开始布局绿色转型的大公司,现在进退两难。
![]()
他们原本指望碳税政策,能让这些投资尽快产生回报。
因为使用传统燃料的竞争对手,会因为高额碳税而失去价格优势。
现在政策搁浅,这些公司的转型计划都得重新评估。
![]()
相比之下,那些还在观望的传统船东反而松了口气。
希腊的一些老牌船东就公开表示,碳税方案“过于激进”,会导致运输成本大幅上涨。
美国的干预,客观上给了他们更多时间,继续使用便宜但污染严重的燃料。
![]()
而最倒霉的,是那些专门开发清洁燃料的初创企业。
过去几年,全球涌现出几十家专门生产绿色氢气、生物甲醇的公司。
商业模式,就建立在碳税会创造巨大市场需求的预期上。
![]()
不少公司已经和船东签了意向协议,准备大干一场。
结果政策一推迟,投资人的信心没了,订单也黄了,有些公司可能撑不到明年。
行业分裂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件事暴露出的国际合作困境。
![]()
海事组织成立70多年来,一直是通过协商来制定全球航运规则的。
可这次美国的做法等于是告诉所有人:只要我足够强硬,就可以无视游戏规则。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多明戈斯表示:美国不参与,其他国家照样可以执行碳排放标准。
![]()
都知道,没有美国参与的国际规则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令人唏嘘,气候变化明明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
国家利益面前,这种共识脆弱得不堪一击。
![]()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每个大国都用威胁手段,来否决自己不喜欢的国际协议。
国际组织,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
这次,美国阻挡的不只是一个碳税框架,而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危机的努力。
这种短视的做法最终会付出什么代价,恐怕要等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
结语
从航运碳税被强行推迟这件事可以看出,美国的霸权思维依然根深蒂固。当全球都在为应对气候危机努力时,美国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公然破坏国际共识。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国际合作的基础,更是对全人类的不负责任。今天他们能用制裁威胁阻止碳税,明天就能用同样的手段破坏其他国际协议。如果任由其横行,国际秩序将荡然无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