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NEC公司在2018年出售给一家塞浦路斯企业的海底通信电缆,疑似被俄罗斯军方进行了“军事转用”,用于构建其在北极巴伦支海的水下监视网络。这一网络的核心任务,是为俄罗斯搭载核导弹的核潜艇提供警戒,探测潜在敌方的舰船。消息一出,日本舆论哗然。
![]()
日媒报道截图
NEC方面对此的回应是,承认销售事实,但强调“未曾设想其会被用于军事用途”。然而,根据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海底电缆的出口必须获得政府许可,若最终用户或使用目的与申报情况不符,则构成违法。如今,日本经济产业省正考虑对NEC采取行政措施。但此事的严重性,远非一纸罚单所能涵盖。它清晰地揭示出,在当今地缘政治格局下,“军民两用”技术出口管制的复杂性与脆弱性。俄乌战争已充分证明,和平时期的民用产品,在战时极易转化为军事装备的组成部分,日本制造的半导体、电池等此前已多次被曝出现在俄制武器中。
而此次事件的特殊性在于,其应用场景直接指向俄罗斯核威慑力量的核心——用于保护其战略核潜艇的水下监控体系。在所谓“新冷战”阴云笼罩的背景下,这意味着普京总统可能正通过隐秘渠道,利用日本的最尖端技术来维持和强化其核优势,以确保在未来与大国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主动。
回顾历史,此情此景不免让人产生强烈的既视感,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震动西方的“东芝事件”。当时,日本东芝机械公司秘密向苏联出口了高精度的数控机床,这些机床极大地提升了苏联潜艇螺旋桨的制造工艺,使其潜艇的静音性能获得飞跃式进步,一度让北约的反潜网络形同虚设。事件曝光后,在美国的强烈反应下,东芝公司遭受了严厉的制裁,其高管被捕,公司形象一落千丈,该事件甚至对当时的美日关系造成了冲击。
近四十年后,从“东芝机床”到“NEC海底电缆”,历史似乎换了一种方式重演。两者都是通过第三国进行迂回交易,涉及的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尖端技术,最终都指向了增强对方战略武器的隐蔽性和有效性。这暴露出,尽管西方国家的出口管制体系在不断修补,但受制裁方利用全球供应链漏洞、通过中间商进行规避的策略依然有效。
俄罗斯显然正在构建一套绕过西方制裁的精密采购网络,为长期的战略对抗做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