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10月22日下午,“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集中采访团来到行程第四站——安徽省无为市。
“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究竟“新”在哪里?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质效还能如何更“高”?
在无为市,采访团先后赴无为市人民检察院、无为市看守所,在全景式走访中认识了刑事执行检察的“新引擎”——AI赋能、大数据支撑。
![]()
图为芜湖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凤为武向采访团介绍该市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情况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亮点。
![]()
图为无为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左兴东,无为市法院执行局法官王文杰向采访团介绍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检察工作概况及法检两院在执行工作中的联动配合情况。
在无为市检察院,检察干警张志成向采访团详细介绍了该院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整合分析社区矫正管理中心及看守所拘留所有关数据,精准筛查问题线索的具体过程,“除了发现问题线索本身,这个模型的建立更重要的是为相关单位搭建起一个信息的桥梁,破除信息壁垒,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模型的数据是从哪里获取的?”“比对的原理是什么?”记者们接连提问。
在了解到该模型不仅发现、办理了一批办案刑事执行监督案件,更助推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主动加强信息交流,使社区矫正对象违法犯罪移送不及时等不规范情况显著降低的应用成效后。人民日报记者倪弋不住赞叹:“功能单一却针对性强,运行逻辑简单却实效显著,这就是真正实用、管用、好用的大数据模型。”
![]()
图为无为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张志成向采访团介绍该院坚持数据赋能,积极研发应用“社区矫正对象违法犯罪及收监执行监督模型”有关情况。
在无为市看守所驻所检察室内,墙上的电子屏正实时显示着“驻所检察室AI智能视频分析监督系统”的监测、分析情况。检察干警李建强指着系统界面的不同功能分区向采访团进行展示:“这套AI智能视频分析监督系统能够自动框选并标记疑似异常行为,如传递物品、肢体接触等,为检察监督提供线索。”作为无为检察‘智剑’品牌的核心应用之一,这套系统是不断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的监督机制的生动实践,为传统驻所检察工作插上了翅膀。
![]()
图为无为市看守所所长马小山、无为市检察院工作人员李建强向采访团讲解“驻所检察室AI智能视频分析监督系统”的操作流程及运用成效。
“‘科技让我们的监管工作从‘救火’转向‘防火’”无为市看守所所长马小山的这句话道出了这场“变革”的核心。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们发现,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监督理念的升级,当AI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正在被科技照亮。
采访中,李建强向记者现场介绍了一起依托该系统发现、办理的律师违规会见监督案。在该案中,检察机关采取“系统预警+人工复核”方式,针对该线索快速响应,下载并备份相应时间段与场景的监控视频,填写线索处理表格,并前往收押提讯大厅查看登记的律师身份信息。后经核实,该律师确系在会见期间违规使用手机,于是检察机关向看守所提出书面检察建议,督促看守所落实好律师会见时的权利、义务告知工作,在保障律师会见权的同时,规范对律师会见的管理。
“本案是我们以科技赋能驻所检察工作的一个缩影,AI智能视频分析监督系统就像一个‘24小时驻所检察官’,能够自动分析、抓取、示警,并推送线索供驻所检察人员审核,改变了过去的事后监督模式,帮助我们实现多点、高效、实时的驻所检察模式。”据李建强介绍,自系统试运行以来,针对系统抓取到的线索,经复核后共向看守所提出监督意见11条,均被采纳,有效维护了看守所的监管秩序。
第9401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吴贻伙 二审 丨吴荧
文字丨王福兵、程乙然、张志成
图片丨 周唯
编辑丨王福兵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