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夹皮沟镇,街巷整洁,院落井然。曾经被违建与杂物占据的通道,如今已恢复畅通。走在334国道旁,村民李大爷笑容满面:“以前路堵得连消防车都进不来,现在好了,路宽了,心也宽了!”
![]()
这番焕新之变,源自桦甸市夹皮沟镇扎实推进的“解题暖心”大走访活动。不久前,镇领导干部深入村屯走访,不少村民集中反映:部分区域违建挤占道路、房前屋后杂物堆积、卫生死角垃圾成堆,不仅影响环境,更埋下消防隐患。
“邻居搭的棚子占了一半的路,孩子骑车上学都得绕行。”
“国道边的违建,让外地游客对咱们‘黄金小镇’印象打折扣。”……
![]()
群众的一句句心声,被镇干部一一记录,也迅速转化为镇党委的重点议题。人居环境关系百姓生活质量,必须尽快整治。夹皮沟镇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将拆违治乱与人居环境整治列为攻坚任务。
行动迅速展开。全镇调配钩机、运输车10余台,组建起一支由128名镇村干部带头、200余名群众共同参与的整治队伍,对120个重点点位展开“地毯式”清理。村干部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党员志愿者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搬运杂物,村民也纷纷加入,连续15天奋战后,累计清运垃圾13吨,清理杂物堆50余处。
![]()
面对情况复杂的违建问题,夹皮沟镇坚持“先沟通后拆违、先服务后整治”。工作组对334国道沿线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建立46处违建“一户一档”,做到信息明、底数清。党员干部逐户上门讲政策、听诉求,对有困难的家庭协调临时存放点,对不理解的群众反复沟通、以情以理化解心结。目前,21处违建顺利拆除,实现“零冲突、零投诉”。
整治不是终点,长效才是关键。夹皮沟镇将环境维护与违建管控纳入村规民约,并通过“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机制开展日常巡察,确保问题不反弹、成果能持久。
如今,穿行于夹皮沟镇的村屯街巷,道路通畅、环境清爽,村民散步更舒心,游客体验更满意。一场拆违治乱行动,不仅整出了新环境,更治出了凝聚力。夹皮沟镇以实干回应民声,把“解题暖心”写进了群众心坎里,也为建设宜居宜业的“黄金小镇”擦亮了底色、注入了动能。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美佳
通讯员 孙宏海
图片来源 桦甸市委宣传部
责编 姜岸松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