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荆明 吴幸娜
为了让手术患者就医更舒心,把手术室“人文护理” 落到实处,提升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漯河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开展“互换(护患)角色——我想更懂你”体验活动。医护人员暂时卸下工作身份,以“患者”视角亲身体验手术体位摆放、术前准备等流程,在角色转换中探寻服务优化方向,将“人文护理”理念深度融入围手术期护理的每一个细节。
“躺在那张天天见却从没好好感受过的手术床上,才发现它这么窄。”参与体验的医护人员坦言,“当以患者身份躺上去,感觉周围的空间都被挤没了,特别压抑。以前工作时没在意的声音,这会儿全成了‘负担’:卡扣碰撞的金属声在安静的手术室里格外刺耳,让人心生紧张,我这才明白,平时操作时动作轻一点有多重要。”
“摆体位的时候,因为要暴露隐私部位,更让人体会到患者内心的局促。这让我突然想到,患者肯定也会有这种感受,所以之后我们得跟患者多沟通,摆体位时把隐私部位遮好,还要注意保暖,别让他们又紧张又着凉。”
![]()
“护士拿着体位架在我面前动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要干嘛,心里特别害怕。躺久了肌肉也发紧,浑身不舒服。我还想到,如果体位摆得不对,很可能压到关节和神经,导致术后并发症。这一下就清楚了,之后必须多关注患者的感受,不能只按流程来。”
体验完,参与体验的医护人员表示,在今后工作该怎么改进了:操作前一定要跟患者说清楚,要做什么、为什么做,让他们心里有底,少点紧张;患者躺上手术床后,得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比如腰硬联合麻醉时,要好好协助他们侧卧,确保不会出意外。
![]()
安放体位架时,动作必须轻,而且要熟练掌握体位架的用法,不能因为不熟导致金属碰撞出噪音,吓着患者。患者脱了衣服,要马上铺单,把隐私部位挡好。尤其是截石位,除了遮挡隐私,还得用语言安抚患者,多问几句 “有没有不舒服”,减轻他们的尴尬和恐惧。有些手术体位需要保持很久,很容易引发压疮和神经损伤。
这次体验后,科室也规范了常用手术体位的摆放标准,就是为了预防这些术后并发症。另外,手术全程要注意保暖,提前把室温调好,根据手术需要备好升温毯,别让患者着凉。
“以往工作更侧重操作的精准与高效,却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参与体验的医护人员表示,此次角色互换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医疗服务不仅需要专业技术支撑,更需要共情式关怀。患者走进手术室时,心中往往充满恐惧与不安,我们作为医护人员不仅是健康的守护者,更应成为驱散阴霾的“暖阳”,以耐心沟通与温暖陪伴,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勇敢面对手术。
此次 “护患角色互换” 体验活动,是医院深化人文护理、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起点。未来,漯河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将持续推动此类共情式服务实践,不断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细化服务细节,把“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融入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以更专业的技术、更贴心的关怀、更温暖的服务,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努力打造让患者放心、安心、舒心的医疗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