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书张贞女死事》一文改编〕
![]()
明·仇英《青山绿水仕女悠游惹人羡》(网络图片)
明代嘉靖年间,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境内,发生了一个弱女子因反抗强暴而被迫害致死的事件。时年39岁的举人,久居于嘉定县的“震川先生”归有光认为这是“天地正气,沦没几尽,仅仅见于妇女之间。”(《答唐虔伯书》)
先生秉笔直书,为我们留下了这个让人痛心疾首的故事:
明代嘉靖年间的嘉定县,是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从江苏省昆山县地分出来的一个县,县名使用了当朝“嘉定”年号为名,寓意“清嘉安定”。
这江南水乡的嘉定,有个曹巷,曹巷有户张姓人家,主人叫张燿,生有一位聪明美貌的女儿叫“贞女”。女大当婚,张贞女嫁给了嘉定安亭乡汪客家的儿子。这汪家夲是浙江省嘉兴县人,后来飘落在此,落脚于安亭。
![]()
明代绘画
这汪客,年迈又喜欢饮酒,终日酒不离手,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妻子汪妪虽不年轻,但是整日打扮得花枝招展,多与野汉子私通。社会上一些恶少、无赖也常常相傍入她家饮酒寻欢。
贞女结婚的那日,一伙恶少也聚集汪家,汪家设宴款待。汪妪喜为婆婆,令儿媳贞女出面一一拜之,贞女似有耳闻,不肯出面相拜。
后来,贞女又隐约看到婆婆与一男子调情,就悄悄地问丈夫说:“那个人是谁呀?”“是我父亲的好友,我们两家的友谊久远啦!”其夫回答说。贞女说:“既是好友,这做的是什么事呀!你已长大成人,如果母亲大人还是这个样子,我们不羞愧死了。”
一天,汪妪在家与一恶少同盆洗浴,呼唤儿媳为其添加热水。贞女提水进屋,突然看到浴器中有户外男子,羞愧难当,愤而抛桶离去。
贞女回到娘家,痛哭了多日,家人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在其母亲的盘问下,她才告知了实情。
贞女在娘家呆了好久一段时间,汪妪便到贞女娘家,假装好言好语向儿媳道歉,请贞女回家。贞女回家后,汪妪却使出各种办法对她进行凌辱。贞女时常哭泣着对丈夫说,让家中断绝与众恶少的往来。她还借机会规劝公公客说:“舅(公公)呀!您也应该少饮点酒呀。”但是,这父子俩最终不但不醒悟,反而将贞女的话告诉了汪妪,使贞女招来了婆婆的一次次暴打。
恶少中有个叫胡岩的,最凶暴而又狡猾,这伙泼皮无赖对他俯首称臣,唯命是从。一天,胡岩对众恶少说:“汪妪已经老了,我们与她来往,她不过是沾点小利,发点小财,而且能多喝点酒;但是,她家的新娘子确实是个大美人呀!我已经与她婆婆同床共枕了,难道她还能逃上天去吗?”胡岩的随从便对汪妪说:“你家的儿媳妇太拘谨了,端庄稳重得使人不可接近,甚至使人难堪。如果她能与我们胡大哥共寝,那就是欢欢喜喜的一家人,我们也在此愉快地享乐,谁还有什么不滿意的话可说呢?”汪妪也认为这话有理,就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儿子去了县城摆摊,替人书写诉讼文书。
汪妪还试探着叫儿媳织带花的佩巾,想拿它送给与自己有私情的奴仆。贞女回答说:“奴仆!我怎么能为奴仆而织佩巾呢?”汪妪因之更加憎恨贞女了。
这天,胡岩一伙四人来汪妪家,在她家楼上狂饮纵欢。席间,他们共呼叫让贞女上前饮酒,贞女置之不理。胡岩绕到贞女身后,猛地用手抓取了贞女发髻上首饰金梭,贞女破口大骂并且痛哭。胡岩归还了金梭,贞女愤怒折断金梭,用力摔在地上。汪妪拔下自己头上的金梭给贞女,贞女依旧折断它,随即愤愤地离去。
过了一会儿,汪妪正在洗浴,胡岩来到后,即与之共浴。他们洗浴后,汪妪就对胡岩说:“今天你就同我的新媳妇去同宿吧。”胡岩高兴万分,直奔过去猥亵贞女,贞女大声呼叫:“杀人!杀人!”并以木棒还击胡岩。胡岩扫兴,怒而走出。贞女回到自己的房间,扑倒在地,整整地哭了一个夜晚。
第二天,贞女的呼吸已微弱缓慢,直至黄昏时,才稍有好转,她大声哭泣着要去寻死。胡岩和汪妪害怕事情泄露,就将贞女捆绑在床腿上,并在旁边看守着。
次日,胡岩、汪妪又召集一伙恶少来家狂饮。至夜二更时分,他们将贞女绑了,拿着椎子和斧头欧打贞女。贞女痛苦地蜷缩成团,在地上翻滚,她愤怒地说:“你们为什么不用刀杀了我,让我快快地死去?”这时,恶少中一人就冲上前去用刀刺她的颈,又有一人上前刺她的肋,还用木橛钉贞女的阴户。
他们想将贞女的尸体抬出去焚烧,但这尸重得他们几个人抬不动,于是,便纵火焚烧了这间房屋。邻里见有房屋着火,纷纷前来扑救,有位救火者的脚碰到了贞女的尸体,被死人吓得万分惊恐,于是,就共同向官府紧急报案。而此时,杀人的恶少们都畏罪潜逃了。其中的一个恶少还私下对人说:“我用铁椎椎了这少妇四下,都不肯死,人怎么这样难死呢?”
贞女死时,才十九岁!时间为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五月十六日。
![]()
明·仇英绘画(网络图片)
官府捉拿了汪家小女奴及诸多涉事的恶少审问,女奴一一指认说,是某人用绳索绑了我的姐姐贞女,某人用椎椎击,某人以刀刃之。汪妪则骂恶少们说:“我哪里亏负你们了?你们都说婆婆杀死媳妇无罪,如今怎么办?”不久,汪妪死于狱中。
嘉定旧有烈妇祠。传说贞女未死前的三天,祠旁人就听到空中有鼓乐声,祠中香火亦向外喷发,众人以为这是贞女死事的先兆。
震川先生在安亭,听闻此事,他不仅为这件事感到震惊,而且也赞叹张贞女童年妙龄、自立凛然、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他呼吁伸张正义,扶正祛邪。他“耳闻目见,据而书之,稍得其实”。并“反覆较勘,著其始末”,愤而挥笔写下《书张贞女死事》一文,“以备史氏之采择”,并“自以为必可传者”(《与李浩卿书》)。
![]()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画像(昆山市花桥“这里有光”纪念馆)
参考资料
《中园古代十大散文家作品选》(下)谢光辉选注,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