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群星璀璨 乐游珠城”安徽省群星奖优秀节目进景区展演活动在蚌埠市张山公园热闹启幕,由濉溪县文化馆选送的唢呐经典曲目《花鼓乡韵》成为一大亮点。
活动当日,随着一阵热闹激昂的唢呐声响起,濉溪县临涣唢呐民乐团成员们身着传统服饰携《花鼓乡韵》登场,这首曲子曾入围安徽省第四届群星奖决赛,是极具淮北地域特色的民乐精品。曲调时而如流水般婉转,时而又似惊雷般激昂,当打击乐与吹管乐齐奏时,锣鼓声、唢呐声层层叠加,仿佛再现花鼓戏“大走场”的热闹场景,瞬间抓住全场目光,舞台下的掌声伴着乐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据了解,《花鼓乡韵》是由濉溪县文化馆馆长李俊民精心作曲。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民间音乐领域的多年深耕与积累。多年来,李俊民始终秉持“深植民间、守正创新”的理念,扎根淮北大地采风创作,从国家级非遗淮北花鼓戏中汲取灵感,将其独特的音乐基因与现代民乐技法巧妙融合。不仅如此,他还曾为淮北花鼓戏复排经典大戏、出版45万字的非遗专著《淮北花鼓戏研究与传承》,用实际行动为地方文化传承倾注心力,而《花鼓乡韵》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既保留了花鼓戏“一唱众和”的传统特色,又以民乐小合奏的形式赋予作品新时代韵味,让传统艺术焕发生机。“音乐的根在民间,只有让传统艺术‘活起来’,才能让更多人听见濉溪唢呐的声音。”李俊民说。
值得一提的是,《花鼓乡韵》的影响力早已跨越地域。此前,唢呐名家、中国第一位唢呐硕士隋景山教授曾携这首作品亮相大同市“首届唢呐文化艺术节暨名家名曲系列音乐会之《唢乐华章》”,他以精湛技艺诠释出淮北乡土的独特韵味,收获了业内专家一致好评。如今,这首曲子已在全国多地传唱,成为展现中国民乐魅力、传递濉溪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此次活动中,《花鼓乡韵》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这一成就离不开濉溪县对非遗传承的高度重视。据悉,截至目前,濉溪县已拥有219项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10个,其中非遗唢呐项目占据一定比例。临涣唢呐作为省级非遗,凭借其悠久的历史、高亢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而广为人知。此外,夏派唢呐、皖北“任派”唢呐、濉溪罗派唢呐等众多唢呐流派也在全省各地活跃,为宣传濉溪文化贡献力量。(杨雅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