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疆鸿雁”巾帼志愿服务//彩礼减一分,幸福添十分

0
分享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区各级妇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实际需求,持续深耕“北疆鸿雁”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小而美、接地气的常态化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将党的关怀、“娘家人”的温暖以及巾帼志愿者的爱心,精准送到千家万户,引领妇女群众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转化为人人参与巾帼志愿服务、处处传递真心真情的自觉行动,共同描绘团结互助、温暖和谐的北疆文明新画卷。

“囍伴同行·新风护航”志愿服务项目


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有一支以“公益红娘”为纽带的志愿服务队。自2021年集宁区入选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在乌兰察布市妇联、集宁区妇联的指导和集宁区志愿者协会统筹下,通过创新服务、筑牢家庭防线、深化基层实践,这支公益红娘队成为推动文明新风的重要力量。服务队现有150名注册志愿者,服务队组建由退休法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为提升专业水平,定期开展婚恋心理学等培训。



以“推动婚俗改革,倡导文明新风”为核心,通过举办集宁区群体婚礼,为新人提供简约且有意义的婚礼仪式,引导婚事新办;依托婚姻家庭服务,为新婚夫妇及有需求家庭,提供婚姻辅导、法律咨询等服务,助力构建和谐婚姻关系;进一步提升区域婚姻家庭幸福指数,营造文明婚俗新风尚。



集宁区志愿者协会公益红娘服务队紧扣婚俗改革核心,旨在打造“公益红娘缘定集宁”品牌,依托体育赛事、文化节、各类节点等举办青年联谊会,2025年举办全国首届马拉松集体婚礼,设交友专区,促成32对青年相识。



在婚姻登记环节,配合婚登中心打造5A级婚俗文化长廊,组织新人体验中式传统仪式,签署包含“互尊互让”等内容的婚书,吸引区外新人慕名而来。同时创新“婚前教育必修课”,通过情景模拟等形式提供婚姻经营课程等,6000余对新人积极参与,满意度98%。联合高校开展“大学生返家乡”实践,组织50名大学生参与婚前教育课程设计,为队伍注入活力。


为推动婚俗改革向农村延伸,服务队在集宁区马莲渠乡大十号村建婚俗改革实践基地,设“两堂一室”,可承办500人婚礼,费用仅为传统婚庆公司的三分之一。于2023年启用以来,已有68对新人在此举办婚礼,节省费用超20万元。此外,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将“反对高额彩礼”写入条款,集宁区白海子镇制定《红白事操办指导标准》,明确彩礼上限等细则,使农村彩礼金额较改革前下降50%,简办婚礼成新风尚。



本项目围绕集宁区婚俗改革推进,以群体婚礼、婚姻家庭服务为核心,扭转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旧习,超2000对新人参与新式婚礼,带动社区讨论婚俗改革超 150 场,让“低彩礼、重情感”理念融入百姓生活,已有超1000对新人摒弃高额彩礼、繁琐仪式,以集体婚礼开启婚姻旅程,成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婚姻家庭服务中,覆盖婚前教育6000余对新人,志愿者调解4000余起婚姻矛盾,为2000余对夫妻化解矛盾、提供婚恋指导,有效促进家庭和谐,降低婚姻纠纷发生率。

项目打造婚俗改革“集宁样本”,通过当地电视台、晚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其经验为周边地区提供借鉴,推动婚俗改革从集宁向更广区域辐射,以志愿力量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让文明婚风成为基层和谐发展的 “粘合剂”,为新时代婚俗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贡献力量。这支服务队将继续以“公益红娘”为纽带,架起青年婚恋“鹊桥”筑牢家庭和谐“基石”,让文明新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宣传部

供稿:王颀

编辑:任美娟

审核:吕洪凯

声明: 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疆女声 incentive-icons
北疆女声
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官方账号
6930文章数 40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