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之
10月19日的晨光,把大厂县骑行小镇的青砖黛瓦染得格外温润。风里裹着苹果的甜香与泥土的气息,恰逢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余韵未散,一场以“笔墨映田园,丹青助农兴”为魂的活动,便在这份秋日的鲜活里悄然启幕——百位美术家与书画爱好者齐聚于此,而后踏着田埂的晨露走进陈府镇千亩苹果园,既是赴一场采摘的丰收之约,更是为“雅风书画院携百位美术家支农写生”写下开篇的一笔。
![]()
![]()
![]()
![]()
![]()
![]()
![]()
△合影留念
园子里的苹果早把枝头压得微微下沉,红的像盏盏小灯笼,青的还带着几分脆生生的嫩,阳光穿过叶隙落在果实上,晕出一层温柔的光。这满目的生机,成了最好的“天然画纸”,也让这场由多方合力促成的活动更添暖意:大厂县文广旅局为其指引方向,大厂雅风书画院悉心搭建平台,陈府镇党委政府、北京时尚经典艺术交流中心、大厂县融媒体中心、大厂县鲍丘诗社、县摄影协会携手助力,如同为这秋日的艺术之约,搭起了一架连接文化与乡土的桥。
![]()
△大厂县陈府镇党委书记王平致辞
开幕式上的话语,也似带着田园的温度。大厂县陈府镇党委书记王平谈及乡村与艺术的相遇,眼中满是对农文旅融合的期许;大厂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老年大学校长关松发从岁月沉淀的视角,讲文化如何为乡村留住记忆;雅风书画院院长、资深书画经纪人、县政协委员陈雅荣,话语里藏着对“以画助农”的热忱;北京时尚经典艺术交流中心主任、正蓝旗美协主席孟庆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万山河,大厂县政协原主席、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万国悦,也纷纷从艺术传播、地域特色的角度,为这场活动注入更深的意义——每一句致辞,都像一颗落在泥土里的种子,盼着文化能在乡村结出丰收的果。
![]()
△大厂县政协原主席、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万国悦致辞
![]()
△大厂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老年大学校长关松发致辞
而走进果园的美术家们,更是为这片土地添了灵动的色彩。海军展览馆原馆长、国家民族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大海画院院长周智慧俯身观察苹果的纹路,指尖似已勾勒出果实的饱满。
![]()
△雅风书画院院长、资深书画经纪人、县政协委员陈雅荣致辞
陈府镇党委政府党委副书记姜南燕与大家并肩而行,在田埂间话着丰收与创作;李明圣、柳方金、王良明、郑瑰玺、曹小钦、刘舟霞、姚海歌、王艳、张秀萍、蔡金花、王晖、王旗、刘妍宏、祝秀琴、常美娟、张华、冯琦、邢凤云、李青枝、江涛、曾春玲、弓淑英、李丽等二十余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或是驻足凝思描摹果实时的光影,或是提笔疾书捕捉枝叶摇曳的姿态,把枝头的甜、叶间的风、田间的趣,一一揉进笔墨里。
![]()
△北京时尚经典艺术交流中心主任、正蓝旗美协主席孟庆虎致辞
大厂本地的美术家张祖诚、刘金泉、王文英、崔山、安红梅、杨大鹏、何其勇、郝兰菊、周艳君、刘彦松及众多企事业代表书画爱好者,更懂家乡土地的肌理,笔下的果园多了几分旁人难及的亲切。百余人的身影散在果园里,画笔与纸张的摩擦声、偶尔的交流笑声,和着风吹叶动的声响,成了秋日里最特别的田园乐章。
![]()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万山河致辞
当第一抹夕阳为苹果镀上金边时,画纸上的果实已带着墨香,田间的足迹还沾着泥土。这场写生不是简单的创作,而是把艺术的根扎进了乡村的土壤——让画里的苹果被更多人看见,让乡村的美通过笔墨走得更远,这便是“笔墨映田园,丹青助农兴”最动人的注脚。
活动掠影:
![]()
![]()
![]()
![]()
![]()
![]()
![]()
本文作者简介:
![]()
今之,本名王艳,1961年生于吉林桦甸。祖籍河北涿州,现居北京宋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职工书画院理事。 北京市通州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首届诗社社员。清华美院书画高级研修班朱零导师助教,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2017年结业于清华美院书画高级研修班,并获结业联展“特等奖”。吉林省著名画家关鉴先生入室弟子。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梦回濠江》《梦萦八美》获入会资格奖。《梦萦八美》被民革中央收藏,《重峦云里隐仙踪》被全国人大图书馆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