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D-WAN网络规划中,IDC与SD-WAN控制中心是否可以部署在同一区域是一个常见的实际问题。从技术角度讲,IDC完全可以与SD-WAN控制中心部署在同一区域,这种部署模式不仅能简化网络结构,还能提升管理效率与业务体验。
01 技术可行性分析
从技术架构角度看,IDC与SD-WAN控制中心同域部署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控制器南向IP设计支持单区域部署模式。华为SD-WAN控制器部署设计指出,客户可以在所有网络中发布同一个IP地址作为控制器南向IP,用于所有设备注册。
这种标准的NAT场景非常适合单一区域的部署需求。
控制器的角色定位本身就不受地理限制。无论是独立部署还是与现有网络设备共部署,控制器都能正常工作。
RR(Route Reflector)作为SD-WAN控制器层面的一部分,支持独立部署和共部署两种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02 同域部署的核心优势
同域部署为企业网络管理带来了多方面的收益。
管理简化是首要优势。单区域网络部署模式下,整个网络由一个主控制节点(MCN)集中管理,跨越单个管理或地理区域。
这种架构大幅降低了运维复杂度。
运维效率显著提升。当控制器与IDC同域部署时,所有管理流量都在区域内流转,避免了跨域延迟带来的管理效率下降。
Citrix SD-WAN Center在单区域部署时,直接轮询MCN及默认区域中的所有分支设备,响应更为迅速。
成本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节约了跨域专线成本;另一方面,华为建议RR与总部站点、区域中心站点共部署,能节约设备成本和链路成本。
03 典型部署模式
根据企业规模不同,同域部署有多种实现方式。
单一区域模式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如果组织有一个小型网络跨越单个管理界限,可以在默认模式下使用SD-WAN Center,只设一个“默认区域”。
一个区域最多可以支持550个站点,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求。
分层架构模式更适合大型组织。对于网络站点规模庞大或站点分散分布在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分层组网。
这种模式下,WAN被划分成多个区域,通过集中的骨干区域互联,实现海量站点跨区域互访。
异地容灾设计保障业务连续性。通过在两个数据中心各部署一套控制器系统,主控制器故障时业务能自动切换到备用控制器。
所有网络中发布同一个IP地址作为控制器南向IP,主备集群共用南向IP,故障切换对设备透明。
04 实践建议与注意事项
在实际部署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网络规划应先行。需要提前规划好IP地址并在所有网络中发布,确保设备能正常注册到控制器。
可靠性设计不容忽视。对于总部站点,出于可靠性考虑,建议采用双站点模式,每个站点均部署两台CPE。
同样,区域中心站点也应采用双站点模式,每个站点部署两台CPE。
链路连接需保障。每个RR设备与所有站点的WAN链路都要可达。对应RR设备的Internet链路,RR应该具备公网IP地址。
亿联云是一家专注于SD-WAN技术和IDC服务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SD-WAN组网、SASE安全方案、IDC机柜租赁托管和SaaS应用高速访问服务,如果您有需求可以联系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