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宗莉
![]()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深秋时节,霜降恰如一位带着凛冽诗意的哲人,用白霜为大地写下关于生命韧性的箴言。
霜降的到来,意味着自然界的万物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树叶纷纷落下,动物开始冬眠,大地一片宁静,整个自然界正完成从繁盛到蛰伏的庄严过渡。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不同于春的活泼、夏的热烈,霜降的美在于其肃杀中的生机——枫叶经霜愈艳,柿子挂霜更甜。那些霜打菜、霜降蜜桃等时令风物,实则是自然与人类达成的默契:接受短暂的严酷,换取长久的丰饶。
农人最懂霜降的密语。你看,华北平原上,老农正蹲在田埂捏碎土块,通过霜冻深度判断来年墒情;江南水乡,渔民们正赶在寒潮前收网,将最后一批肥蟹送入市场。寒风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忙碌,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现代人则在霜降节气里读出了新的隐喻。当城市白领为霜降限定奶茶排队打卡,当气象学家研究霜冻阈值应对气候异常,这个古老节气正完成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译。就连民俗中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赏菊饮酒、扫叶迎霜等仪式,也暗含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霜降,秋之终章,冬之序曲。每一次时令更迭,都是自然的低语,提醒我们顺应时光,珍惜当下。
“读懂二十四节气之美”系列网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