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邓公恢复了党政军领导职务,重新出山工作,他是个极有魄力之人,一开始就顶住压力反驳“两个凡是”,提出了“真理标准”,引发全国自上而下的大讨论,让民众的思想视野更为开阔。
在他逐步成为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之后,又针对历史问题下手,审查旧案、精简机构,并大力推动改革开放,让国家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赢得越来越多人的拥戴。
1982年,邓公力主一口气裁减了11位副总理,把很多冗余的岗位一并取消,后来又决定在军队问题上进行改革。这是一件特别难办的事,早在邓公1973年复出的那个阶段,就想过要整顿军队。
![]()
在一次军委会议上,邓公提出“我们要革除军队当下懒、散、臃、骄等方面的不足......”与会的开国大将萧劲光听后很佩服他的勇气,同时又非常担心:我为他捏了一把汗,他的这些举措,我感觉马上会有新一轮的较量。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果真如此,邓公当时的地位还没有那么高,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后引起了反弹,所以最终于1976年4月被解除职务,仅保留党籍。
等到了80年代,邓公的处境变了,而要对军队改革的决心还是没变。从1982年开始,军委就开始推进兵种间的改革,1985年5月的军委扩大会议,邓公更是提出了要进行“百万大裁军”。
70年代中苏关系降至冰点后,解放军一度超过了600万人,这么庞大的数字,每日的后勤所需极为恐怖,且还要耽误那么多劳动力,所以邓公决定让部队回归到正常规模。
![]()
推进裁军工作需要一个主导角色,此人必须要有威望、有能力、有手段,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这样才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按当时的情况来看,邓公是最合适的,但他管理着很多重要工作,实在分身乏术。
还在世的十大元帅,最年轻的徐帅已经84岁了,还在世的大将,最年轻的谭政已经78岁了,精力和体力都无法胜任这么重要的工作。
其他的上将、中将也因为各种原因,不太适合,所以最终邓公决定让开国少将何正文来做大裁军的“主刀人”。
何正文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在建国初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中,他的战绩也不算特别出色,那邓公为什么还要选中他呢?从何正文的一些经历中就能找到此番任命的答案。
![]()
何正文1917年出生于四川通江,15岁时加入了红四方面军,他从普通战士做起,凭借功劳一直升至我军高级指挥员,这也是不俗的能力。从抗日战争开始,他在129师战斗,后来一直跟随着刘邓首长,所以邓公对他是很熟悉的。
不过,何正文最突出的一点还是性格,他可是全军有名的硬骨头,1947年,他在秦基伟9纵担任参谋长,纵队在渡过黄河时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纵队机关率一个旅要过河,由于船少人多、渡口狭小,部队的情况一时有些混乱,作为纵队参谋长的何正文见状就站了出来指挥秩序。
他刚把局面控制住,机关所率这个旅的副旅长就冲了过来,说要先帮本旅运送。意思就是插个队。
![]()
何正文当即拒绝,让各部继续有序过河。没想到副旅长是个火爆脾气,当即骂骂咧咧,何正文没跟他吵,只是让他赶紧回到队伍去,等候通知。
副旅长呛声道:我的部队过去是要打仗的,要是弹药运不过去怎么打?是不是你来负责?何正文也没有退缩:仗打不打、怎么打,我比你更清楚,我命令你退后。
听到这话,副旅长情绪更加激动,他直接命令麾下往前挤,搞得场面又乱了起来。何正文当即喝止,挡在了最前面询问副旅长还有没有组织纪律、有没有集体观念?
副旅长已经上头,对良言根本听不进去,他拔出手枪指着何正文说:我说让开,我们部队一定要先过,谁挡路就别怪我不客气。
![]()
何正文没料到部队中竟然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他没有害怕,依然坚定地站在原地做出阻拦的姿态。两人谁也不肯后退一步。
剑拔弩张之际,纵队警卫营教导员郝德章找准机会扑了过去,把副旅长的枪给下了,各部还是按照何正文的规定渡河。此事被秦基伟知道后,狠狠批评了副旅长一顿,副旅长也马上过去给何正文道歉。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何正文面对枪口却敢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如此有勇气之人,面临压力是不会想要退缩的。推进裁军,正是需要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魄力。
后来在特殊年代,何正文被“四人帮”诬陷关押6年,任对方使什么手段,他都绝不冤枉人,这种刚正不阿的品质,也是邓公非常看中的。
![]()
1982年,时任副总参谋长的何正文协助邓公进行兵种改革,酝酿裁撤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期间,就有老同志找到何正文理论,说铁道兵是为国家和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兵种,突然裁撤,是犯历史错误的行为。
何正文耐心地跟对方解释,说了很多背后的考量,成功打消了对方的怨气,最终铁道兵集体转业地方,与铁道部合并。这件事何正文处理得非常好,邓公也因而放心地让他来负责“百万大裁军”。
裁军工作很不容易,毕竟无论哪支部队被裁都不高兴,很容易面临压力和得罪人,尤其是一些昔日的老领导找过何正文,说某某部队有过辉煌的历史,能不能不裁?何正文在中央公布前,只能含糊地搪塞过去。
为了国家的利益,何正文心甘情愿去做这个得罪人的角色,并且他很无私的一点是,负责裁军的他,先把自家的几个子女给裁掉了。
![]()
何正文的四个子女都在军队中工作,他分别跟孩子谈话,说转业到地方发展机会更大,应该趁这个机会主动申请转业。
几个孩子虽然心里不愿,但也知道父亲不容易,如果裁军完成,自家孩子搞了特殊,那肯定会有风言风语,于是孩子们都脱去了军装。
在裁军工作的最后,何正文把自己也给裁了,他主动提出退居二线,因为他先前做了许多工作,后来者只用按照计划走就好了,到1987年时裁军基本完成。这里面,何正文是有巨大贡献的。
这种能顶住压力,又有足够能力,还大公无私的人,的确很适合来“主刀”,邓公没有看错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