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当肥胖遇上子宫内膜癌,她不仅保住了子宫,还迎来了新生命。
撰文丨龙蕾
引文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难题,其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的关联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尤为密切,不少子宫内膜癌患者伴有肥胖问题。传统治疗方式往往需要切除子宫,导致年轻女性丧失生育能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创新性地将减重手术与肿瘤保育治疗相结合,为肥胖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年轻患者开辟了一条既能控制肿瘤、又能实现生育愿望的新路径。本文基于对钟朝辉教授的专访,深入探讨这一“减重-生育一体化”治疗模式的诞生、实践与未来。
从“保命”到“保子宫”
治疗理念的根本转变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肥胖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升高。传统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子宫、附件及淋巴结清扫,虽能有效控制肿瘤,却也意味着患者永久失去生育能力。这对于许多尚未生育的年轻女性而言,无疑是身心双重打击。
钟朝辉教授指出:“过去我们面对这类患者,往往只能在‘保命’与‘保子宫’之间做出艰难抉择。”然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患者需求的多样化,单纯的“治病”已不足以满足临床需求,“保护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成为新的治疗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王建六教授团队与减重代谢外科钟朝辉教授团队展开合作,提出了“减重手术联合肿瘤保育治疗”的创新构想。钟教授回忆道:“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减重手术降低患者体重,为后续妇科手术创造条件。但令人惊喜的是,部分患者在减重后,子宫内膜癌竟出现了明显缓解,甚至无需再进行子宫切除。”
这一发现促使团队开始系统探索“减重-生育一体化”治疗模式,旨在帮助肥胖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年轻女性实现“既控肿瘤,又当母亲”的双重目标。
多学科协作
打破专科壁垒,实现“1+1>2”
“减重-生育一体化”治疗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团队(MDT)的紧密协作。钟朝辉教授强调:“肥胖不是单一问题,而是一种涉及代谢、内分泌、心血管、生殖等多系统的复杂疾病。”
在北大人民医院的MDT中,营养科负责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内分泌科进行药物调控,妇产科评估肿瘤状态与生育潜力,减重代谢外科则通过手术干预实现体重控制与代谢改善。此外,心理科、生殖医学中心等也参与全程管理,形成闭环治疗体系。
钟教授特别指出:“对于重度肥胖患者,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减重代谢手术不仅能快速降低体重,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从而为子宫内膜癌的药物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他举例说,有的患者在术前每天需注射30多个单位胰岛素,术后仅数天即降至个位数,血糖控制明显改善。“这种代谢重塑的效果,远非单纯‘少吃’所能解释。”
截至目前,该团队已成功帮助10余例肥胖合并子宫内膜癌或重度非典型增生的年轻女性实现肿瘤缓解并成功生育,被团队亲切地称为“十朵金花”。其中一例患者甚至在三年内自然受孕并生育两个孩子,成为该治疗模式的生动见证。
机制探索与未来展望
从临床现象到科学证据
尽管“减重-生育一体化”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其背后的机制仍待深入探索。钟朝辉教授表示,目前团队正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是代谢机制。减重手术不仅能减少食物摄入与吸收,还能调节多种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抑制肿瘤发展。
二是免疫与微生物组改变。研究发现,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趋于正常,免疫系统功能也有所增强,这些变化可能与肿瘤缓解密切相关。
三是生育与肿瘤控制的平衡点。如何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生育功能,是团队面临的核心挑战。
目前,团队已完成初期队列研究,并投稿国际期刊。下一步将开展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争取通过高质量临床数据推动该模式写入指南,成为标准治疗路径之一。
2024年,团队已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发表专家共识[1],提出“肥胖型子宫内膜癌与减重外科联合治疗”的初步框架。钟教授表示:“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医院参与其中,形成标准化、可推广的治疗路径,让更多年轻女性受益。”
团队还于2025年4月《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发表了“肥胖症相关代谢紊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及减重手术的治疗效果”,部分阐述这方面的治疗效果和机制[2]。
结语
从 “保命”到“保子宫”,从“治疗疾病”到“重建生活”,“减重-生育一体化”治疗模式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医学人文关怀的体现。它让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年轻女性在战胜肿瘤的同时,依然拥有成为母亲的权利与希望。未来,随着机制研究的深入与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一模式有望改写诊疗指南,为更多家庭带来曙光。
专家简介
![]()
钟朝辉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美国IUPUI博士后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普外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编号:052066)
中国医师协会减重代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编号:131365)
国际肥胖与代谢外科联盟(IFSO)成员
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 理事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外科 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多学科诊疗临床路径(2024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4,40(11):1114-1120.
[2]. 何翊姣 ,王建六,钟朝辉.肥胖症相关代谢紊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及减重手术的治疗效果[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5, 40(4): 246-251.
本文来源丨医学界肥胖频道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