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拂过这一组民国人物照片,时光仿佛瞬间被拉回那个新旧交织、风云激荡的年代。他们的每一张面孔都像一个密码,藏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瞬间,拼凑出民国人物群像的缩影,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
1946年的阳光透过树影,落在一位人力车夫身上。你瞅这人力车夫,穿着长袍,蜷在自己拉的黄包车上就睡着了。
![]()
这黄包车可是他养家糊口的家伙事儿,拉活儿累了,路边有个能歇脚的地儿,哪怕就是车座和踏板,也能凑合睡一觉。旁边那个卖糖果的小亭子,估计也挣不了几个钱,整个场景安安静静的,可这安静背后,全是底层人讨生活的不容易,为了一口饭,累得啥时候在哪儿都能睡着。
![]()
![]()
这张老照片里,五世嘉木样活佛稳稳坐在拉卜楞寺的宝座上。头上那顶高高大大的帽子,带着藏传佛教独特的样式,身上的僧袍层层叠叠,绣着好看的花纹,一看就有讲究。面前的小桌上,摆着铃铛、法碗这些宗教用品,旁边还有花瓶、瓷像,透着庄重又神秘的氛围。
![]()
1944年的延安,阳光把黄土坡照得暖烘烘。周苏菲穿一身利落白衫白裤,袖子随意挽起,手插在裤兜,笑出俩酒窝,浑身透着朝气,不愧是大家说的“延安第一美女”的劲儿。
![]()
身边马海德马海德则穿着深色的外套,内搭白衬衫,神态温和,脸上挂着亲切的笑意,自然地与周苏菲手挽手,脸上那笑,藏着为理想打拼的热乎劲儿。
![]()
1949年1月,局势对国民党愈发不利,败势渐显。16日这天,蒋介石来到中山陵,身着军装,手持花束,神情复杂。他明白自己或许即将远离南京,远离这座象征国民党政权根基的陵寝。“此为离京别陵之纪念也”,短短话语,藏着他对权力渐失的不甘,对往昔统治的追念,也预兆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行将落幕。
![]()
![]()
1948年的室内场景里,李宗仁身着黑色中山装,白崇禧披着缀满勋章的军装,并肩坐在铺着花纹布的沙发上。桌上蕾丝桌布泛着柔光,一旁玻璃杯静静伫立,背景墙上黑熊挂画添了几分生趣。两人神态松弛,谈笑间,老照片将这瞬定格,成了回望那段派系纷争岁月的窗口 。
![]()
1924年10月的唐山火车站,灰扑扑的土地上,两名直系军队巡逻兵身影醒目。
![]()
左边士兵头戴制式军帽,军装虽有磨损却依旧规整,斜挎的背带沉甸甸,手里攥着缰绳,牵着一匹毛发略显杂乱的白马,马身上简陋鞍具透着股粗糙劲儿。右边士兵戴着护目镜,臂章在灰暗色调里有点扎眼,腰侧挂着物件,脚蹬的袜子还露出白边,两人浑身散发着紧绷的气场,背后车站建筑和围栏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军阀割据时,街头被武力管控的日常,像把那段兵荒马乱的岁月,硬按在这张老照片里。
![]()
这组照片记录的是1946年12月南京国民大会制宪会议期间,会议场面还挺 “热闹”,你看第一张照片,蒋介石站在那,手里拿着稿子,对着麦克风发言呢。
![]()
那时候国民党一心想通过这个制宪会议,给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 “外衣” 。其实就是想把独裁统治用所谓的 “宪法” 给固定下来,还想通过这个打压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力量。
![]()
![]()
![]()
![]()
![]()
其余三张是他在审阅、签署那个12月25号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这所谓的宪法,就是国民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搞出来的东西。 表面上说是要搞民主宪政,实际上就是为了巩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把国家权力都攥在自己手里。而且当时好多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都看出来了,纷纷反对,说这宪法就是个幌子,根本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