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被称为“药中茅台”片仔癀锭剂的价格,也不那么坚挺了。
当前恰逢“双11”大促,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片仔癀锭剂每粒零售价与官方设定的760元零售价出现倒挂,甚至有的报价低于600元。片仔癀锭剂是片仔癀的王牌产品,价格曾被炒至每粒上千元。
从厂家片仔癀自身的业绩来看也难言乐观。该公司近期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双双出现两位数下滑,其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神话到此终止。
片仔癀锭剂价格倒挂
作为拥有国家级绝密中药配方、传承数百年的老字号药企,片仔癀在医药领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片仔癀的医药制造业板块中,肝病用药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在片仔癀的肝病用药产品中,片仔癀是主力产品,拥有锭剂及胶囊剂两种剂型,具有相同的成分及功能主治。
其中,锭剂作为片仔癀的传统剂型,是公司的核心品种,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目前少数几个传统名贵中药品种中继续使用天然麝香原料的中成药,属于“福建三宝”之列。片仔癀锭剂曾经一度缔造千元一粒仍难求的市场奇观。
然而,如今片仔癀锭剂的价格开始下滑,甚至零售价出现倒挂的情况。
从目前片仔癀锭剂的价格表现来看,在不同的电商平台上,一些药店折后的价格低于760元的官方零售价,甚至有的报价570元左右。有熟悉片仔癀的市场人士表示,片仔癀锭剂给渠道的出厂价每粒在600元以下。
有线下小药店老板表示,他们目前的零售价还是维持在每粒760元,不过他们不是从厂家直接进货,而是在渠道中拿货,拿货价每粒大概在630元。由于片仔癀锭剂产品的价格偏高,销售情况很一般,“一年也卖不动几粒。”
片仔癀锭剂市场遇冷,在公司报表上也有所呈现。
从片仔癀锭剂所在的肝病用药板块毛利率看,2022年以前(包括2022年),该板块的毛利率超过81%,但从2023年起,毛利率持续走低。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肝病用药板块毛利率只有61.11%,同比减少9.68个百分点。
在前述市场人士看来,片仔癀锭剂销售疲软,除了受外部消费市场影响外,跟公司经营策略也有一定关系。过去几年,片仔癀锭剂销售市场表现较好的时候,公司更多的资源仍集中投放在福建等优势市场。在拓展全国下沉市场方面,包括与大连锁药房方面的合作,资源投入力度不够。2023年,在对片仔癀锭剂零售价进行提价时,选择的时机并非良机,当时的市场有逐渐转冷趋势,提价反而影响了动销。在市场好的时候,厂家对产品的零售价有较强约束力,而一旦市场遇冷时,相应对零售价的约束力会变弱。
三季报营收净利双降
与片仔癀锭剂市场遇冷相伴的是,其厂家片仔癀的业绩也并不理想。
10月17日晚,片仔癀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从整体来看,公司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均有所下滑。
2025年第三季度,片仔癀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64亿元、6.87亿元和4.38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6.28%、28.82%和54.6%。受第三季度下滑幅度加大的拖累,今年前三季度片仔癀的营收、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74.72亿元、21.29亿元和18.91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1.93%、20.74%和30.38%。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下滑了62.53%。
片仔癀自2015年起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市值曾一度跻身A股中药企业前列,成为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眼中的“中药龙头标杆”。
然而,片仔癀三季度业绩报告以营收、净利双降的表现,终结了这一持续10年的增长态势。
从业务结构来看,作为公司“压舱石”的医药制造板块成为业绩下滑的主因。
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医药制造板块实现营收40.1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54.09%,但收入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同比减少7.51个百分点至59.38%。
其中,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的表现尤为低迷。前三季度,作为公司核心品类的肝病用药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也同步降至61.11%,较上年同期减少9.68个百分点。
肝病用药品类长期以来都是支撑片仔癀高增长的关键,其营收占医药制造板块比重超95%,堪称半壁江山,如今这一核心品类业绩下滑,直接动摇了公司增长的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核心医药制造业外,其他业务板块同样未能突围。
医药流通板块前三季度营收为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毛利率减少4.19个百分点至8.64%;化妆品业务营收4亿元,同比降幅高达23.82%,毛利率减少1.28个百分点至61.79%。
尽管公司此前推出美白、抗衰等系列产品,试图切入高端美妆市场,但是受消费需求疲软与品牌认知度不足影响,高毛利优势未能转化为稳定增长动力。
多业务线同步下滑,使片仔癀整体经营陷入全面承压困境。
成本高企与定价逻辑失灵
在片仔癀业绩下滑背后,是成本压力与定价逻辑失灵的双重挤压。
上游原材料涨价正不断压缩中药企业的利润空间。片仔癀曾表示,主要药材如麝香、牛黄、蛇胆的市场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即便牛黄价格保持平稳但水平仍然“居高不下”。
公司近年来通过战略储备、参与麝香人工繁育等方式保障原料供应,但原料成本高企对毛利率的侵蚀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转嫁。2025年以来这一趋势并未缓解,不少中药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出现“营收微降、净利大幅收缩”的共性,背后原因之一正是关键药材成本居高不下。
渠道端的滞销同样令人担忧。截至9月末,片仔癀存货较年初增加约24%,同期合同负债余额下降近三成。库存积压不仅占用资金、推升仓储成本,还可能面临跌价准备风险。一家券商发布的研报称,若社会库存长期维持高位,厂商势必放缓出货节奏,甚至通过降价或促销手段加快去库,这将对短期利润率形成压力。
过去二十余年,提价一直是片仔癀应对成本压力的核心策略。2023年5月,公司将片仔癀锭剂价格从590元上调至760元,当年即实现营收达100亿元,同比增长15.69%。
但这一策略在2024年后逐渐失效。面对终端滞销,尽管公司官方维持760元/粒定价,但是电商平台实际售价已降至590元左右,价差幅度超22%,部分临期产品价格更低。
市场分析认为,终端与官方定价的背离,本质是公司为缓解库存压力暗中下调出厂价,这一操作直接加剧了毛利下滑。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片仔癀长期依赖的消费属性,在宏观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遭遇了严峻挑战。与传统治疗性药品不同,片仔癀因临床价值尚未明确此前一度受到质疑。尽管公司宣称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等功效,但是目前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撑,其产品更多承载着礼品、社交属性,在商务馈赠、节日送礼场景中需求旺盛,属于非刚性消费品类。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最大的担忧在于,片仔癀系列无法再续写高增长神话,公司尚未找到明确的新增长引擎。
在业绩增速下滑之后,能否打破只能涨不能降的定价困局,以及能否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将成为片仔癀能否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
来源:中国商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