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时期的杨如学对体育非常痴迷,只要是跟运动相关的项目他都喜欢参与。“我们那个年代条件有限,想真正从事某项运动很难。比如乒乓球,上小学时没条件,上中学时全校只有两张水泥球台,几块木头光板,大家得在下课后排队轮流上场。羽毛球更是别想,一没场地,二没器材”,杨如学回忆道……
在部队开启执裁生涯
杨如学真正接触乒乓球运动,是在1987 年考入军校以后。那时他就读的天津运输工程学院隶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学员队有学习室、活动室和健身室,乒乓球台是必不可少的器材。杨如学总是利用每天中午和星期天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打球,之后又有了自己的专用球拍,从此就与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军校毕业后,杨如学分到了基层作战部队,闲暇时经常参加师团级单位组织的乒乓球比赛。“我打球技术一般,但喜欢上场当裁判,时间一长也就对裁判工作有了基本认知。解放军总政治部曾经在成都举办过一期全军乒乓球裁判员培训班,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那次培训,还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从那以后,杨如学就正式踏上了乒乓球裁判之路。
2009 年,他在成都通过了国家级裁判员考试;2014 年在北京通过了国际级裁判员考试;2023 年在新乡通过了国际乒联AUT考试;2024年在重庆通过了国际乒联 ARE 考试。
2016 年 9 月,受中国乒协指派,杨如学和裁判同仁王晓光、袁文惠一同参加了在平壤举行的国际公开赛。“那次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初到朝鲜时,我就被朝鲜运动员的训练情景所震撼,他们都在拼命地挥动球拍,完全看不出是在训练。比赛期间,场边的啦啦队也是一大亮点。整齐划一的喊叫和动作不仅为运动员加油助威,也展现了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这次比赛,杨如学感受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感悟不仅丰富了杨如学的执裁经历,也加深了他对朝鲜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
在杨如学看来,做乒乓球裁判是一项充满挑战和需要肩负一定责任的工作。裁判员不仅是比赛的执法者,也是运动员、教练员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裁判员不仅可以为运动员营造和谐的竞赛环境,对推动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更有维护乒乓球运动良好声誉的责任。裁判员的职责是管理比赛,肩负着抵制和打击一切不良行为的责任,比赛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驱动杠杆,没有比赛,乒乓球运动就会失去激励机制。
杨如学说:“裁判员作为比赛的组织者、执行者,应具备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对比赛规则的深入理解、准确的判罚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不仅要系统学习最新规则,还要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不断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执裁水平。二是要有对乒乓球运动的一腔热血。许多裁判员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主要是源于对乒乓球的热爱。毕竟许多比赛都是在节假日举办,场次密集,工作量大,中午经常没有时间休息,吃饭都得轮班更换。另外,裁判补助较低,有些比赛甚至没有补助,大家都是抱着对这项工作的喜爱而来,并非为了金钱或某种利益而来。三是要具有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裁判工作不仅仅体现个人能力,还需要团队的紧密合作。大家在赛前准备会议中要讨论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应对方案;在比赛中要通过眼神交流、手势信号等默契配合,确保比赛流畅进行。四是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裁判员在比赛中常常要面临高压环境,尤其是在关键分或争议判罚时,更需要顶得住。五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乒乓球裁判工作注重细节,例如裁判员的坐姿、手势、报分方式等都需要严格遵守规则。裁判员在比赛中需要时刻全神贯注,容不得一刻走神,否则就会出现漏判、错判现象。”
![]()
将乒乓热情融入工作与生活
2012 年,杨如学由吉林省军区转业到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截至目前为止,他是全国检察系统内唯一一名乒乓球国际级裁判员。杨如学总结道:“我处理本职工作和裁判工作的关系原则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去参与裁判工作。一是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全省及行业内的乒乓球赛事;二是争取领导支持,有选择性地参加国内举办的重要赛事;三是带队参加全国检察系统的乒乓球赛事、谋划省内检察系统的乒乓球赛事、并积极组织开展省检察院内部的乒乓球活动。比如知识讲座、赛事观摩和部门对抗赛等,丰富广大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
“从事乒乓球裁判工作后,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节假日不再单调,朋友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裁判工作磨砺了我严谨、细致和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对家庭和朋友来说,我每一次裁判升级,都能得到他们的赞誉;每参加一次全国或国际比赛,都能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我对乒乓球和裁判的热爱, 他们几乎也是逢球必看,并越发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杨如学说道。
2017 年,杨如学积极响应高检院和省委号召,加入了援助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冲在维稳一线,每个月都有一半时间要下沉驻村,累计共 160 余天。他全副武装站岗执勤,挨家挨户排查隐患,并积极响应自治区号召,与当地少数民族农牧民家庭结对认亲,帮助“亲戚”解决具体问题。每天下岗后,他还会利用业余时间打着手电筒把十九大哈文版报纸和印制成册的十九大精神送到每位少数民族亲戚及包联户家庭中,与群众共同学习。由于成绩突出,杨如学援疆第一年就被阿勒泰地区评为“优秀党员”,2020 年,他还被评为了“优秀援疆人才”。
![]()
两年前,杨如学创办“双建融合,助力青年检察官论坛”,为吉林省三级院青年民事检察干警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干警敬业精神,促进了民事检察党建与业务的不断进步,得到院领导和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为了解决民事检察“不专、不会”的问题,他又组织开展全省民事检察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通过业务竞赛、以赛代训,蹲点办案等方式,促进干警能力提升。在他的带动下,吉林省民事检察七个办案故事在全省检察机关“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中获奖。七名同志在省检察院“四新”党建大讲堂中获得“优秀主讲人”、“党建之星”称号。一人被评为全国民事检察业务能手,七人入选全国民事检察人才库。
从 2014 年开始,杨如学主动联系吉大、吉师大等高校的体育老师,举办裁判员培训班。从三级到二级再到一级,再从中挑选优秀的学员去考国家级、国际级。几年间,他平均每年授课 40 余课时,培养裁判员 600 多人。现在全省注册国际级裁判员 8 名,国家级裁判员 14 名,一级裁判员 450 人。此外,杨如学还非常注重对吉林省后备人才的培养。他每年都会组织春秋两季的“乒协杯”少儿乒乓球比赛和“国青国少”选拔赛,为国家青少年集训队选拔了多名优秀运动员。 在全民健身领域,杨如学积极参与吉林省全民健身活动,努力开展群众性乒乓球比赛。近年来,他为吉林省争取到中国乒协会员联赛、业余球王赛、“国球进公园”户外乒乓球系列赛重点赛区等全国性赛事 10 余次,主办全省群众性体育赛事 300 多次。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8 年,杨如学被吉林省委宣传部评为“吉林好人”;2021 年 11 月被吉林省委政法委评为“爱民模范”;2022 年 5 月还荣获了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25 年,杨如学又为吉林省申请到了全国会员钻石联赛北方站,这将为吉林省群众性体育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
进入视频号
解锁乒乓世界更多精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