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怎么会这么难”?
这是第一财经针对秋收难的发声。根据报道可知,今年河南、山东、陕西、安徽等主产区先旱后涝,农户损失惨重。7月关键生长期遇持续高温干旱;9月秋收季又遭连阴雨,农田渍涝、农机难下,秋收面临重重困难。农业农村部也于10月21日正式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
△(图片来源:cctv13)
这场先旱后涝的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止体现在粮食主产区的秋收上,对茶产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那么,今年秋茶产收情况如何?是否如秋收一般面临着严峻考验?
开采正当时
秋茶采收遇难题?
NEWS
据新闻报道,全国秋茶自8月中旬起陆续开采,涉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多个省份,开采时间跨度从8月持续至10月中下旬,各地秋茶虽存在一定推迟或提前开采情况,但整体开采时间与往年时段基本一致。
![]()
从数据上看,今年福建南安秋茶预计产量880吨,毛茶产量较春茶增长5%;江西浮梁全县夏秋茶产量预计突破9500吨,占全年总产量的60%以上;贵州印江夏秋茶产量预计1100吨,产值达1.8亿元。目前,各地秋茶产量数据正逐步披露。不过,宏观统计数据难以全面覆盖产业微观动态,为掌握秋茶生产实际情况,“说茶”特向茶农及核心产区做进一步了解。
![]()
△(图片来源:微印江)
据了解,今年大多数产区的秋茶产收未能达到预期。具体而言,多数茶农提到秋茶产量与往年基本持平,也有部分茶农指出,今年秋茶存在减产情况,这或与局部气候、管理方式等因素相关。部分茶农表示,秋茶口感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保持相对稳定的风味特征;也有茶农反映长期高温导致部分秋茶品质不佳。
市场价格方面,秋茶价格区间与往年基本一致。部分茶友反馈近两年价格略有下降,今年也存在降价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精湛、品质上乘的秋茶仍保持较高价格。
深入不同产区
直击秋茶产销形势
NEWS
从点到面。今年秋茶产量虽面临气候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双重考验,但产区仍通过科学的应对策略,为秋茶的种植和采摘保驾护航。为了解2025年秋茶对整体茶产业的影响,“说茶”特深入福建、云南、贵州等茶产区做进一步了解。
福建安溪
“一降三升”
据安溪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安溪秋茶总体呈现产量略有下降、品质提升、价格上升、市场热度上升的“一降三升”态势。其中,今年秋茶总产量约2.2万吨(约占全年总产量35%),与去年相比略有减少。这一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气候总体稳定,日照与雨水相对充足,整体利于茶树萌芽生长,茶树长势普遍较好,但部分茶树出现抽梢较少的现象;另一方面,秋茶集中采制期间,茶树多处于中小开面生育期,且行业普遍推行适度嫩采技术,进一步调控了产量规模。
![]()
△(图片来源:安溪融媒 黄东华 摄)
为保障秋茶采制工作有序开展,当地相关部门强化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自9月16日起,安溪县气象局、农业农村局、茶管委办联合启动每日《茶叶专题气象服务》,指导生产经营主体提前制定采制计划,10月1日起气象预报更是精确到小时,推动茶叶采制从“看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
贵州黔东南州
秋茶产量略有增长
黔东南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黔东南州秋茶采摘面积达2.04万亩,采摘方式以机械采摘为主、人工采摘为辅,采摘周期预计持续至10月底。从产品结构看,秋茶生产以中低端绿茶、红茶及白茶为主,目前仍在开展生产的经营主体共10家。
一方面,9月受冷空气影响,全州出现降温及显著降水过程,有效促进鲜叶萌发与生长;另一方面,10月以来以晴好天气为主,为秋茶采收运输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保障生产效率。这导致本年度秋茶产量较去年略有增长,增幅平稳。
![]()
△(图片来源: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
生产过程中,黔东南州相关部门通过聚焦机械采摘、茶园管护、市场需求分析及品质把控等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支撑,统筹推进各县秋茶生产工作,确保生产有序开展。
据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嘉民介绍,得益于独特的气候条件,贵州茶叶生产可从春季持续至10月。近年来,当地夏秋茶加工水平稳步提升,从今年举办的贵州秋季斗茶赛来看,其总体品质已不亚于春茶,生产规模亦保持稳定。从市场表现看,今年贵州夏秋茶凭借稳定的品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随着茶园管理技术的进步,夏秋茶生产成本逐步下降,推动终端价格更趋亲民。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却有效拓展了市场覆盖面。
![]()
新茶饮市场的快速扩张,直接带动贵州夏秋两季原料茶需求大幅增长;相比之下,传统原叶茶的市场需求则保持平稳。此背景下,传统茶行业的转型升级亟需科技力量的支撑。其一,紧抓新茶饮市场机遇,围绕夏秋茶原料供应深化产品创新,提升原料利用率,为新茶饮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保障;其二,立足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工艺创新,加速传统茶类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增强贵州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云南
量涨价跌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何青元表示,今年云南省茶产区风调雨顺,且当前茶园病虫害发生量较往年大幅减少,茶叶萌发态势良好。据调研统计,今年云南省茶叶产量预计突破60万吨,较去年的56万吨实现提升。尽管产业规模与品质同步向好,但市场压力依然突出。今年茶叶收购价格较去年有所下滑,成为当前茶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
近年来,云南茶产业围绕市场展开研发,小饼、小坨、龙珠等小型化、便捷化形态成为主流。同时,古树茶过去因高端高价限制了消费普及,今年入秋后,产业通过价格调整推动其向亲民化转型。以老班章古树茶为例,过去单饼价格多在五六千元以上,如今主流产品价格已回落至千元左右,各大产区古树茶价格普遍回归理性区间。
在产业发展方面,云南省810万亩茶园已实现绿色化,其中超200万亩获得有机认证,茶叶卫生指标达标,100%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超50%达到有机茶要求,推动云南茶产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可见,当下,在天气多变、市场需求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秋茶产量仅有极个别迎来正向增长,秋茶价格亦呈下滑趋势。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农业经济形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茶产业的未来走势自然也备受关注。尽管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但茶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茶界业内仍需加强科技创新并优化新茶饮等的供给能力,方能取得高质量发展。
责编 / 姚艺玲
编委 / 王妙容
![]()
![]()
刘仲华:改变,让中国茶更灿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