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在练习 / Becoming-With Images
我们生活在图像中——图像构成了我们生存环境的“第二自然”并成为现代人思考与存在的方式,这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论调,而过量图像的裹挟却早已使我们感到麻木、匮乏,呈现出一种怪诞的生存意义上的脆弱性。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刻被置于具体情境(situated)的个体,如何理解并应对我们所被抛入(thrown into)的这个怪诞的图像宇宙并使之负有意义,如何卷入各种纠缠(entanglement)并与之共在?
《昨天我们很开心》(We Had Fun Yesterday, 2024)就始于这样的发问,玛丽昂·吉亚尔(Marion Guillard)将自身对于“自然”影像再现的沉迷联系起自身作为女性对于被注视的矛盾心理,以去人类中心化的视角审视人与非人在图像生产机制中密切交缠的处境。《非角色玩家》(Non-Player Character, 2025)则在更加当代的虚拟环境之中进行了相似的审视,在创作者对游戏背景中角色及其所处的世界的凝视中,这些虚拟存在与“玩家”身份的自我感知变得愈发模糊,此种暧昧性与共享的脆弱性(shared vulnerability)召唤出游戏引擎所生产的异质图像的情动机制。
若将这种对影像机制的考察,进一步延伸到将影像视作一种生存媒介来透视我们的生活经验(lived experience)的本体论维度,我们或可发现,“活”的影像及其背后所投注的目光捕捉的不仅是纯粹的行动或姿势,更是行动的可能性与未完成性,以揭示生命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之间的阈限空间。《旋转的信号》(Rotating Signals, 2025)编织起那些在中转空间捕捉到的瞬息印象的片段,这些在时间罅隙里沉淀的思绪或许并不指向任何明晰的意义,却以对触碰的渴寻传递一种置身所在的感官经验。《余白》(Margins, 2025)撷取了家庭档案影像的碎片,以倾听者的姿态与不可见的诉说者对话,将“未被言说”(unuttered)的文本开放给每位观看者用不同的语调和口音默读,以悲伤与哀悼的经验为一面多棱镜,透射出语言与情感间的缠绕与裂隙,而影像自身则成为安放情绪与记忆的容器。而这种感性共享与关怀在《握住我的手》(Hold My Hand, 2025)则呈现为具身实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身体触碰、陪伴、进食、照护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接,个体的处境与经验扩展到公共的、群体的领域。
而当个人的历史更深层地勾连、嵌入更广阔的时间与地理维度中,影像及其在地性则可被理解为让历史与过往的存在显影的媒介,成为生存的证词。《故土墓志》(Epitaph, 2025)的作者塞西莉亚·阿拉内达(Cecilia Araneda)回到远离多年的故土,以祖宅周围生长的植被叶片与果实对16毫米胶片进行生态处理,布满划痕的胶片中明灭闪烁的破败祖宅影像成为一种召唤记忆的灵媒装置,与各类档案与拾得影像等记忆的物质承载共同织就一篇对家族过往以及故土往昔的悼文。《提布罗加根的传说》(The Legend of Tibrogargan, 2025)和《河流之境》(Riverlands, 2025)则以人类学的视角关照了人与非人在深时尺度上的境况及彼此相互的依存,脆弱的生态与流动的身份议题穿插其间,于影片诗性的思辨之中揭示出一种由关怀联结起的共在(togetherness),在历史的地层中回响,并在当下持续地生成、缠绕和更迭。
从跨越时间断层的纵向联结回归到影像如何在当代构建共同体的可能性,《额外的生命(与衰败)》[Extra Life(and Decay), 2025] 中对事物的近距离观察与多声部叙述开辟出一片共享的感知场,邀请我们去倾听、辨认、再想象,以不可估量的复杂性及温柔的关切抵抗我们所共同承受的孤立。“Harrotu ileak”小组与“Zine-Lab”合作完成的《周五之梦》(Friday Dreams, 2024)则是影像创作何以成为一种共处与关怀的练习和实践的例证,这项超过40位参与者合作的成果通过凝视被摄者的脸庞、捕捉身体的运动轨迹并聆听、交换个体的处境,形成了一个嵌入语境的、经验上的共同体,迥异于时下盛行的由技术发展所驱动的连接性文化。这种沉入当下的共创共享精神在《根基,立场》(Grounds, Premises, 2025)中以轻盈的基调达成了一种冥想性的综合。影片以一段对短暂的共同拍摄、创作时光的沉思与纪念,将影像的生成作为基点,形成了几重镜像的关系——拍摄的主体与被拍摄的对象,创作者与观看者,而影像本身则回应着一段共同承受、共同生活的时间,成为彼此共享的感知场。
海德格尔(Heidegger)以“被抛性”(thrownness)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之存在(Dasein)的一种基本结构,意指人类境况的脆弱与摇摇欲坠,并警示着我们的行动与思考无法脱离“情境性”(situatedness),因而我们需要常常重新审视我们何以被置于此地。而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则以后人类主义的视角进行了重新阐释——我们所被抛入的世界还囊括了更广阔的生存关系与共处网络。在此脉络的回视与反思之下,生活在图像中并非是为了逃离现实的困顿(某种图像消费的幻觉),而是一种实在的生存方式,一种身处于充满纠缠且无法退后的现实中与困境、脆弱以及他者共处的练习。
![]()
IN-1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
IN-2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
IN-3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
IN-4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5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
IN-6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7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8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9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10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11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12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13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IN-14
上下滑动查看影片详情,左右滑动查看其他影片信息
![]()
![]()
![]()
![]()
![]()
![]()
更多影展节目及展映排片将在近日持续公布!
文字写作:贺琳
资料编纂:贺琳 王紫菲
图文排版:陈可歆 颜秀 刘哲荃 贾蓝钧 丁乐同
图文校对:贺琳 王紫菲
BISFF 2025 展映片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