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酒店冲突:维权不该是失控的“拳头”…
花钱就是上帝?冲突现场的失控瞬间
10 月 19 日晚,九寨沟贡巴酒店的监控录像记录下令人咋舌的一幕:女游客李某某因预订的豪华房变标间,在换房诉求遭拒后暴怒,先后推倒两台前台电脑,随即一记耳光扇向服务员六某某的面颈部。谁也没料到,这个始终沉默的年轻人突然挥拳直击对方面部,原本的服务纠纷瞬间升级为人身冲突。
![]()
民警到场时,李某某左脸红肿瘫坐在地,六某某的手腕也布满抓痕。这场爆发在旅游旺季的冲突,让 “花钱就是上帝” 的蛮横心态与 “旅游维权” 的边界问题,瞬间成为热议焦点。
![]()
官方通报还原事件全貌
10 月 22 日,@文旅阿坝 发布情况通报厘清关键细节:酒店负责人德某曾及时介入调解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李某某与六某某在交涉中相互辱骂,六某某在遭到三分钟持续辱骂后实施了殴打行为。通报同时证实,李某某已自行删除网传视频,承认自身行为偏激,双方均配合警方调查,涉案图文视频已由当事人全部删除。
![]()
目前,公安机关正依法办理该案,松潘县已成立文旅、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查组,重申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
维权变施暴:情绪失控的代价
“房型不符确实是酒店违约,但动手打人早已脱离维权范畴。”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酒店存在虚构房型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即便属系统错误等过失,也可要求退款、补偿差价。李某某本可通过预订记录、房型对比影像等证据,向平台或 12315 投诉维权,但其过激行为却让自己从 “受害者” 沦为 “施暴者”。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此前黄河石林景区曾发生摊主因抢客互殴纠纷,最终通过法院调解达成赔偿协议。法律界人士强调,无论游客还是服务人员,情绪失控都需承担法律责任,李某某的掌掴与六某某的挥拳行为,均可能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旺季维权:理性才是硬底气
当前正值旅游出行高峰,“到店无房”“房型不符” 等问题频发。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应掌握科学维权方法:首先当场拍摄房间与宣传的差异影像,留存订单、付款凭证等证据;其次优先通过平台协商,协商无果可向 12315 或文旅部门投诉;若涉及欺诈,可依法主张赔偿。
“维权的核心是维护合法权益,而非宣泄情绪。” 正如网友所言,李某某的经历警示所有人:把 “有理” 变成 “有据”,用规则代替拳头,才是维权的正确打开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