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票,一纸历史。日本国会新近选出高市早苗为首相,成为日本政坛上第一位女性“掌舵人”。
不过还没等她在永田町的首相办公桌前坐稳,来自太平洋对岸的老熟人特朗普,带着5500亿美元的“大礼包”就要登门拜访。
不过,这项巨款账单背后,一场现实版的“交易的艺术”正在悄然上演。掌声刚落,难题已至。欢迎来到高市早苗的第一场执政硬仗。
![]()
首相宝座难坐,政策推进更难
高市不是从胜利中走出来的首相,而是从混乱中被推上前台。
自民党与公明党的长期合作破裂后,她转而与维新会达成“阁外合作”,听起来是联合执政,实则是借力打力。
这场政治拼图拼出的结果是,在众议院仅获231席,距离过半门槛还差一臂之力。
推动法案、改革制度,每一步都要看在野党脸色,这让她的“安倍路线2.0版”刚起步就遭遇地心引力。
而她主打的经济牌,听起来熟悉——扩大财政支出、继续货币宽松,仿佛回到了“安倍经济学”的黄金年代。
![]()
但问题是,现在的日本经济不是当年的环境。通胀像脱缰的马,国债规模已经胀到GDP的两倍半,财政空间几乎被压榨殆尽。
而这套老路还能不能走,外界普遍持怀疑态度。
党内的麻烦也不小。她身后那群“安倍派”成员,正深陷政治献金丑闻泥潭,公众信任严重受损。
维新会支持者又主打廉政与改革,双方在政策风格上南辕北辙,尤其在是否削减民生支出这类议题上,分歧明显。
高市想稳住党内,还要协调党外,这种“走钢丝”的状态,哪怕是资深政治家也会头疼。
![]()
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美日谈判中维持连续性,她选择留任赤泽亮正出任经济再生大臣,看似稳妥,但整个内阁缺乏外交手腕,面对特朗普这种“谈判老狐狸”,显得底气不足。
特朗普牌“投资邀请函”
特朗普此行看似是访问,实则更像是“催款”。带来的不仅是一份5500亿美元的投资清单,更是对日本经济主权的一次正面冲击。
这笔金额,相当于日本GDP的8%,而去年日本企业对美投资总额不过180亿美元左右。换句话说,特朗普开出的条件,是日本过去对美投资的三十倍。
更可怕的是,这笔钱有明确指向——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这不是高风险投资,而是几乎注定回报周期漫长、利润有限的能源基础设施。
![]()
日本企业当然警惕。在国内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消费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他们更愿意压缩海外支出以自保,现在却要被迫“输血”给美国项目,许多企业主已经在私下抱怨:这不是合作,这是变相勒索。
防卫预算同样让人倒吸凉气。特朗普希望日本把国防支出提高到GDP的5%。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当前预算的三倍,约合2000亿美元。
在财政本就紧绷的背景下,这么大的开支,只能从民生保障里挤出来。养老金、医保、教育,哪项都动不得,一旦削减,民意反弹几乎可以预见。
能源问题更是棘手。特朗普要求日本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尤其是对日本至关重要的“萨哈林2号”项目。
![]()
这对于当前的日本来说,简直是对其能源安全的直接打击。目前,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依赖俄罗斯项目,一旦切断,替代来源不仅成本高,还要重新谈判运输线路。
石破茂时代,日本曾试图通过对美大规模投资换取汽车关税减免,结果换来的只是“口头承诺”。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前的承诺根本没兑现。高市若再重蹈覆辙,恐怕只会失去更多谈判筹码。
外交难题没剧本,右翼标签添阻力
高市早苗的外交起点并不高。她不擅长英语,缺乏国际场合的历练,也没有安倍那样能和特朗普打高尔夫、聊家常的私人关系。面对特朗普这个“老玩家”,她更像是新手上路,连地图都还没看清。
![]()
更棘手的是,她的政治标签太明显。作为日本右翼代表人物,她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台言论强硬,公开支持“修改和平宪法”。
这些立场在美国国内并不受欢迎,也让她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空间极其有限。
现实却偏偏很讽刺。中国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无论是汽车、电子还是化工,日本对华出口都高度依赖。
对中国强硬,可能在选民中加分,但在产业界却是减分项。她要在“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之间走钢丝,又不能得罪美国这个“靠山”,外交空间被压缩得几乎没有缝隙。
更现实的挑战是时间。她刚上任一周,马上就要面对特朗普的访问,接着是11月的APEC峰会,外交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
![]()
她的内阁缺乏经验,政策还没成型,已经要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外交考验,几乎没有缓冲期。
在防卫层面,日本近年来对美FMS(对外有偿军事援助)采购金额激增,从几百亿日元飙升到近五千亿日元。
武器装备采购一边倒地依赖美国,不仅压缩了自主防务空间,也让日本在战略上越来越“被动”。高市虽然是“鹰派”,但这场游戏的规则,不完全由她定。
高市的起跑线,是别人中场的终点
高市未必不聪明,但她的起点太低,压力太大。面对特朗普这份账单,她可能会选择“技术性妥协”——比如把投资承诺分阶段落实,用时间换空间。
![]()
但这套拖字诀能撑多久?5500亿美元不是小数目,美国也不是慈善机构。
从更大的结构看,日美同盟的“权利与义务”早已严重失衡。美国用一个“核保护伞”作为筹码,就要求日本在经济、防务、贸易等多个方面让步。
过去在安倍时代,日本已经多次妥协,包括购买美国产农产品、配合“印太战略”。但哪怕如此,美国依旧屡屡挥舞关税大棒。这种不对等关系,已经让日本政界和民间都感到疲惫。
高市的处境,比安倍当年更被动。她没有安倍的外交资源,没有强有力的议会支持,也没有时间慢慢学习。
![]()
她若无法在短期内稳住对美关系,又兼顾国内经济与民意,很可能重蹈石破茂的覆辙:一年内下台,日本政治再度陷入“换首相如换季”的节奏。
高市早苗想做“女版安倍”,可时代换了剧本。她面对的不是昔日的奥巴马,而是特朗普2.0版,手里拿着合同,嘴里念着账单,眼里盯着日本的钱袋子。
这场博弈,没有温情,只有现实。未来的日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第一位女性首相”的头衔,更需要有人敢在夹缝中找出路,在风暴中稳住舵。
![]()
高市刚坐上首相的位置,却已经被推向风口浪尖。她能否顶住特朗普的重压,不只是日本政治的考验,更是日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分水岭。答案,也许很快就会揭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