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这几周,纽约东河畔的气氛一点都不轻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大第五委员会提 2026 年预算时,直白地说联合国正在 “往破产的路上跑”:到 9 月底,今年的会费才收上来 66.2%,比去年同期低多了;要是再拖下去,几乎所有能流动的储备金都会被花光。
![]()
古特雷斯在 10 月 17 日的第五委员会预算报告中,用一组组数据揭示了联合国的财政困境。根据他提交的《2025 年联合国财政状况报告》,截至 9 月 30 日,联合国常规预算总额 37.15 亿美元中,仅收到 24.6 亿美元,尚有 12.55 亿美元未收回;而维和预算的收缴情况更糟,本年度维和预算核定金额 68.2 亿美元,实际到账仅 39.5 亿美元,收缴率不足 58%。
![]()
“我们正在耗尽最后一丝缓冲空间。” 古特雷斯在报告中强调,联合国为维持基本运转已启动紧急节流措施:裁撤 2681 个岗位,将全球员工规模从 1.4 万余人压缩至 1.1 万余人,降幅达 18.8%;暂停 1.3 万至 1.4 万名维和军警及文职人员的海外部署;和平安全、人权事务及可持续发展等核心领域预算被削减 15%-20%。即便是纽约总部与日内瓦办事处的日常运维也大幅缩水,万国宫非高峰时段自动扶梯停运,走廊照明减半,打印纸强制双面使用,这些细节无不凸显危机的严重性。
![]()
联合国主管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凯瑟琳・波拉德在 10 月 20 日的补充报告中进一步解释,欠费问题并非短期现象,而是 “逐年累积的顽疾”。
数据显示,2023 年至 2025 年,全球成员国累计欠缴联合国常规预算达 28.7 亿美元,较 2020-2022 年增长 41%;其中,长期欠费(欠缴时间超过 12 个月)的金额占比从 35% 升至 52%,意味着越来越多国家无力或不愿及时补缴。财务部门测算显示,若欠费持续,2025 年底将出现 4.5 亿美元赤字,2027 年可能被迫退还 6 亿美元会员国抵扣款,相当于当年预算的 20%。
![]()
64 个成员国的 “欠费图谱”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0 日,联合国官网更新的 “成员国会费缴纳情况表” 显示,全球 193 个成员国中,64 个国家未足额缴纳 2025 年常规会费,占比 33.2%;若计入 2024 年及之前的欠缴金额,欠缴国家数量增至 79 个,累计欠缴总额突破 43 亿美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非洲与美洲是欠费重灾区。非洲 54 个国家中,有 28 个未缴清 2025 年会费,欠缴金额合计 3.1 亿美元,其中南非、尼日利亚等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欠缴金额均超过 2000 万美元;美洲 35 个国家中,17 个存在欠费情况,欠缴总额达 30.1 亿美元,占全球欠费总额的 70% 以上,成为拖累联合国财政的核心区域。
![]()
欠缴金额的 “两极分化” 现象尤为明显。一方面,部分小国因经济困境无力缴费,如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图瓦卢,2025 年应缴会费均不足 10 万美元,但仍处于欠缴状态;另一方面,少数大国的巨额欠费成为 “重负”—— 数据显示,排名前 5 的欠费国合计欠缴金额达 35.2 亿美元,占全球欠费总额的 81.9%,其中最大欠债国的欠缴金额更是远超其他国家,成为联合国财政危机的症结所在。
![]()
中方献一计
在 10 月 21 日的第五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针对欠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即 “分级补缴 + 灵活抵扣” 机制。这一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将欠缴国家按经济状况分为三类,发达国家需在 2026 年 3 月前全额补缴欠费,中等收入国家可分 3 期补缴,最不发达国家则可申请缓缴,缓缴期最长为 12 个月;二是允许成员国用对联合国援助项目的实物捐赠(如医疗设备、运输工具等)抵扣不超过 30% 的欠缴金额,实物捐赠需经联合国相关机构评估确认价值。
![]()
耿爽在发言中表示,这一方案兼顾 “公平与可行”,既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能为联合国快速回笼部分资金。他举例说明:若某中等收入国家欠缴 2025 年会费 500 万美元,可在 2026 年 3 月、6 月、9 月分别补缴 167 万美元;若该国向联合国难民署捐赠了价值 150 万美元的帐篷,经评估后可抵扣 150 万美元欠费,实际只需补缴 350 万美元。
中方同时提出,方案实施后,联合国需定期公开欠费补缴进度,每季度发布《成员国欠费清缴报告》,接受各成员国监督。此外,中国承诺在 10 月 31 日前足额缴纳 2025 年全部常规会费及维和摊款,合计约 3.7 亿美元,为其他国家作出示范。截至 10 月 22 日,已有 23 个国家对中方方案表示支持,其中包括 12 个非洲国家和 8 个亚洲国家。
![]()
最大欠债国出现
随着联合国财政数据的逐步公开,最大欠债国的身份正式浮出水面 —— 美国。根据联合国 10 月 20 日更新的 “成员国累计欠费排名”,截至 2025 年 10 月 19 日,美国累计欠缴联合国常规预算及维和摊款达 30.76 亿美元,占全球欠费总额的 71.5%,远超排名第二的巴西(1.87 亿美元)。
具体来看,美国的欠费呈现 “跨年度、大规模” 特征。2025 年常规预算分摊 8.26 亿美元,美国分文未缴;2024 年结转欠款 12.7 亿美元;维和经费欠缴 9.8 亿美元,三项合计构成巨额债务。这一状况始于 2025 年 1 月特朗普政府上台,美国随即停止支付任何形式的联合国会费,仅在维和经费方面支付 6.82 亿美元,与 13 亿美元的应缴额相去甚远。
![]()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 10 月 20 日的回应中称,欠费是 “由于国会预算审批延迟”,但未明确补缴时间表与具体金额。
历史数据显示,美国长期是联合国最大欠费国。2017 年特朗普首任期内,美国曾以 “效率低下” 为由累计拖欠会费 5.3 亿美元;2021 年拜登政府虽部分补缴,但 2025 年特朗普再次执政后,立即重启 “停缴模式”,1 月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3 月终止对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9 月完全停止会费支付。联合国前财政官员戴维・哈尔珀恩在 10 月 22 日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作为承担 22% 常规预算、28% 维和经费的最大出资国,其欠费行为 “直接掐住了联合国的命脉”,对资金流的冲击远超其他国家。
![]()
结语
11 月将成为联合国化解危机的 “关键窗口期”。根据第五委员会的议程,11 月 15 日前各国需就是否采纳中方方案达成共识;若方案通过,预计可在 2026 年 3 月前收回约 60% 的欠缴会费,缓解储备金压力。古特雷斯在 10 月 25 日的记者会上呼吁,“所有成员国应正视联合国的财政困境,履行应尽的财政义务,否则我们将无法继续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提供支持”。
截至 10 月 22 日,美国尚未就中方方案表态,也未明确补缴计划。多位联合国官员私下表示,若美国仍拒绝补缴欠费,即使其他国家同意中方方案,联合国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仍无法完全消除。这场席卷全球的财政危机,不仅考验着各国的责任担当,更关乎联合国未来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