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李一木
深圳“卷尺哥”火了!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名被网友戏称为"多管局局长”的深圳热心市民火了。从2023年3月起,这名市民已发布千余条视频,内容包括开裂的井盖、翘起的尖锐金属物、松动的砖块、道路相接处的不合理设计、未充分考虑的天桥等。而多数视频反映的问题,都迅速迎来后续:相关部门进行改、修、移等调整。
如果说深圳有不同视角的城市宣传片的话,“卷尺哥”与深圳的这份互动,一位热心市民与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是其中看似寻常却又无法替代的一部。这部宣传片没有宏大的画面,没有煽情的文案,是如此平实,却透露出一座城市因为包容,因为热爱,因为责任,因为行动,而汇聚起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
一位热心市民与一座城市如此良性的互动,当然离不开这座城市所具备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不仅仅体现在高楼大厦和滚滚车流,更体现在强大的包容性,与务实、快速的执行力。热心市民去发现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出于希望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安全、更便利的公共服务,这是一种宝贵的善意,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责任感。如何去保护、激发这种宝贵的责任感,是一座城市除了修路盖楼之外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在面对“卷尺哥”发出的这一张张考卷时,深圳给出了足以具备借鉴意义的答案。这答案不是从天而降,这答案应该是综合了这座城市从诞生之日起,一路走来所积累下来的积淀。一座城市首先是因为这座城市里的人而存在,而非相反。这样的常识看似简单,但在很多时候,在很多地方,尚未拿出类似于深圳给“卷尺哥”交卷时写下的答案。
“卷尺哥”让一座城市有了“亲切感”,让一座城市对公共事务的反应能力有了具象化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标语口号,只是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对肩头所担负的对这座城市的职责,进行了诠释。看上去是如此平静,却蕴含了别样的温暖和力量。
这样说不是刻意拔高,而是类似“卷尺哥”与深圳的双向奔赴,在我们身边并非已是惯常。这说明并不是每座城市都拥有了这样的气度与温度,不是每座城市都拥有了这样的理念与行动。有可能这也是“卷尺哥”在给深圳“出题”的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给每座城市都出了类似的考题:如何珍惜这座城市里发出的每一种声音,如何最大限度地去让每个人的声音都得到相应的回应!
“卷尺哥”与深圳的双向奔赴,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宣传片。“卷尺哥”出现在深圳,本身就是深圳的胜利。在千万个这样的双向奔赴里,一座城市不再仅仅在海报上、在宣传片里,而成为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的温暖与安定。这,也是奔波于不同城市里的我们,对自己所在的那座城市,最大的期许与盼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