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香港房地产市场,终于打破了长达三年多的调整阴霾,以 “价格企稳回升、成交持续回暖” 的态势给出了明确答案:香港房价,涨了!从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数据来看,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自 2025 年第二季度起止跌回升,截至 10 月,全城二手房均价虽仅微涨 0.02%,但观塘、东区等区域涨幅已达 0.27% 和 0.25%,新兴区域与核心地段的价格反弹更为显著。这场迟到的复苏并非偶然,而是经济基本面修复、政策红利释放、供需格局优化等多种力量共振的结果,折射出香港楼市在周期拐点处的复杂逻辑与未来走向。
![]()
房价上涨的底气,首先源于经济复苏奠定的基本面支撑。2021 年以来,香港楼市经历了累计 28.4% 的深度调整,其背后是经济增速放缓与居民购买力下滑的双重压力。而 2023 至 2024 年,香港 GDP 增速稳定在 2.5%-3.2% 区间,2025 年单季同比进一步回升至 3% 以上,金融业、贸易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全面回暖。经济复苏直接转化为居民购买力的提升,2025 年一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6.1%,家庭月收入中位数在 2024 年已实现 4.2% 的同比涨幅,为购房需求释放提供了坚实基础。
更关键的是,购房负担能力的实质性改善激活了市场活力。供楼负担比率是衡量楼市购买力的核心指标,中小型单位供楼负担率从 2021 年峰值 62% 下降至 2025 年 7 月的 45%,处于近年来低位,这意味着普通家庭的供楼压力显著缓解。同时,2025 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 31.1% 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资产配置意愿,部分资金从股市流向楼市寻求保值增值。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与财富效应的叠加,构成了房价上涨的核心动力。
政策端的持续发力,则为房价复苏提供了关键助推。2024 年香港实施 “零辣招” 政策,大幅降低非本地买家的购房成本,以一套 5000 万港元的房产为例,印花税成本从 900 万港元骤降至 112.5 万港元,直接刺激外地买家入市,其成交占比从 8% 升至 15%。2024 年 10 月施政报告更将住宅及非住宅物业按揭成数上限统一调整至 70%,无论物业价值与买家身份均适用,极大降低了购房的资金门槛。
长期规划带来的价值预期同样不可忽视。北部都会区建设虽短期内未增加供应,但长期配套改善的预期已提前反映在房价中,元朗、上水等区域 2024 年房价上涨 5%-7%。这些政策组合拳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更重塑了市场信心,推动 2024 年香港楼宇买卖合约登记量达 67979 宗,同比增长 17.1%,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流动性支撑。
供需格局的深度优化,是房价上涨的内在逻辑。需求端呈现多层次释放态势:外地买家聚焦湾仔、九龙塘等核心区域,推动这些区域房价上涨 5%-6%;本地改善型需求瞄准将军澳、沙田的百平米以上房源,成交量同比上涨 20%,价格环比涨幅 4%-5%;首次置业者则青睐元朗、屯门的小户型,带动成交量上涨 18%。更具长期意义的是人才政策带来的增量需求,2025 年上半年通过 “高才通”“优才计划” 获批的高端人才超 2 万人,为楼市注入持续购买力。
![]()
![]()
供应端的收缩则加剧了市场紧张。2024 年 11 月以来,待批预售住宅数量持续下行,2025 年 8 月仅 8047 个单位,维持低位。2024 年一手住宅销供比高达 143%,库存加速消耗,核心区新盘供应尤为稀缺,中环、湾仔全年新盘不足 1000 套,供需缺口显著。二手房市场同样供不应求,2024 年挂牌量同比下降 8%,而需求量上涨 15%,热门区域业主议价空间缩小,部分学区房出现加价成交现象。
金融环境的宽松为房价上涨添砖加瓦。2025 年 5 月至 8 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一度跌至历史低位,挂钩 HIBOR 的按揭利率最低降至 1.8%,即便后续反弹,按 P 按机制下上限也仅 3.25%。与此同时,私人住宅平均租金回报率达 2.94%,A 类住宅更达 3.6%,已可覆盖按揭成本,这种 “租金回报倒挂” 现象显著提升了房产的投资吸引力。加之十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回落至 3.05%,接近住宅租金回报率,进一步凸显了房产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
![]()
不过,当前的房价上涨并非全面普涨,而是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化特征。核心区凭借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领涨市场,湾仔区房产单价达 30 万 - 60 万港元 / 平方米,较 2023 年上涨 6%-8%,九龙塘学区房涨幅更是高达 8%-10%,一套 80 平方米房源总价突破 2800 万港元。新兴区域则依托基建落地实现价值跃升,将军澳因跨湾大桥通车和体育园规划,2024 年房价上涨 7%-9%;启德片区随配套完善,单价从 18 万 - 25 万港元涨至 20 万 - 28 万港元,涨幅超 11%。相比之下,中西区、油尖旺等部分区域仍呈微跌态势,10 月跌幅分别为 0.08% 和 0.08%,反映出市场对不同区域价值的差异化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