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官媒发文,70岁莫言再破天花板,让余华和整个文坛“沉默”了

0
分享至

前言

他是中国文学界的 “破壁者”。



他也是“高密东北乡”的造物主。



而且他还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他就是莫言。



他的文字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魔幻的轻盈。



都说一个作家能有一个被记住的作品是最高的荣耀。



但近日官媒的发文却让不少人意识到,70多岁的莫言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苦难”文学的诞生

1984 年,还是文学青年的莫言做了一个奇特的梦,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灵感的袭来。



那天早晨,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起床号没有吹响之前,他看到一片很大的萝卜地,萝卜地中间有一个草棚。



红日初升,天地间一片辉煌。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个身穿红衣的丰满女子走过来,她手里举着一柄鱼叉,鱼叉上叉着一个闪闪发光的、似乎还透着明的红萝卜……



这个梦境让莫言感到很激动。



于是他坐下来奋笔疾书,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写出了初稿。



那些关于苦难、希望与生命力的隐喻,在粗糙的稿纸上慢慢成型。

而这部作品也在后来成为他的成名作。



但如果说《透明的红萝卜》是灵感的偶然迸发,那么《丰乳肥臀》的构思,则彰显了莫言对生活细节的发现和捕捉。



在一次拥挤的地铁上,他看到一位母亲正温柔地为双胞胎哺乳。



浑浊的车厢里,母亲的身影有着温暖和爱,瞬间击中了莫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一些关于土地、母亲、苦难与繁衍的意象在他的脑海中交织碰撞。



于是一部横跨半个世纪、聚焦女性命运与民族苦难的长篇小说雏形就此诞生。



而这部作品用宏大的叙事架构,展现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变迁,成为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里程碑。



但真正让莫言得到世界认可的,是 2012 年他凭借《蛙》等一系列作品斩获的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以计划生育为背景的作品,直面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阵痛与争议。



通过 “姑姑” 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探讨了人性、伦理与时代的冲突。

当莫言获奖的消息传来,中国文坛沸腾。



网友们纷纷留言:“莫言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学的力量!

但如果说文学是莫言独自闯荡的战场,那么与同行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则是他创作路上最温暖的底色



“治愈的关系”

在大众的刻板印象中,文坛似乎总离不开 “文人相轻” 的戏码。



但莫言与余华等作家的相处,却打破了这种偏见,让我们看到了文人之间最治愈的情谊。

不是互相攀比,而是彼此欣赏。



不是明争暗斗,而是把相处变成一场充满笑点的 “老友记”。



这份友谊的反差萌,从余华对莫言社交账号的态度转变里就能窥见一斑。



2023 年,余华还带着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语气调侃:“没想到莫言的号坚持更新了那么长时间,但是我相信他迟早会放弃的。”



可到了 2024 年,他却秒变求助者,带着点理所当然的语气找莫言:“莫言我这有篇稿子,你帮我发下好吧?”



这种从 “唱衰” 到 “依赖” 的转变,像极了生活里互相调侃的老朋友。



网友看了忍不住笑评:“余华老师,您这‘打脸’速度也太快了吧!果然友谊的尽头是‘真香’。”



但要想更直观地感受这份欢乐,《我在岛屿读书》综艺里的名场面绝对不能错过。节目里,莫言准备拍海上落日,pose摆了半天也没拍。



旁边的余华急得团团转 “你别等了,快点摁!反正你就是摁!”



不同于莫言对比反复构图,余华简直是直男式摄影,美不美不重要狂按快门就对了!



两人一来一往的互动,活脱脱像两只打闹的 “老小孩”。

拍完之后,莫言还表示“余华我这张照片就卖给你当小说封面了!”



而余华也是非常“宠”,直接说可以。

网友们看了纷纷留言:“这哪是文学综艺啊,明明是莫言余华的搞笑日常!”



不过,除去二人搞笑的场面,他们在文坛界的成就可是不容小觑。

这不,莫言最近还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也是令人十分震惊。



令人意外的突破

在流量时代,很多人习惯用 “内卷”“竞争” 定义行业关系。



可莫言和余华却用行动证明,文人之间也能有这样不端着、不刻意的友谊。



就连严肃的新书发布会,也能被他们玩出不一样的风格。

之前余华在一个发布会上,说到莫言的《生死疲劳》这本书时。



所有人都以为会是长篇大论的文学点评,结果他一开口就是一句直白到接地气的夸赞:“md,写得真牛逼!”

他还开玩笑的表示自己很嫉妒。



简单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对好友作品的认可说得酣畅淋漓,就连台下观众也被这份真实逗乐。



不过,这份同行间的认可也是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了莫言的优秀。



而10月20号,扬子晚报发文,也再度传来了莫言的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获得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最佳外语作品奖。



这个消息传来,令中国网友惊喜不已。

从《檀香刑》出版后就入围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再到2002年他又斩获了首届“鼎钧文学奖”。



而今年俄译版上市,又再度拿下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

所以这次的获奖也被不少文学评论者表示 “实至名归”。



甚至有网友表示莫言这次真可以说是“再次突破了天花板”。



因为这个奖是俄罗斯比较高的文学奖项,相当于国内的鲁迅文学奖,这一国际文学奖项的含金量不用多说吧。



而且扬子晚报作为长三角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主流都市报。



其对莫言获奖的评价,既是官媒对文学标杆的肯定,还让高端文学事件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激活区域生态、彰显了公共价值。



这是莫言继2012年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再一次突破。

甚至还有网友调侃道“莫言的再破天花板,让余华和整个文坛沉默了"。



毕竟,莫言和余华在文坛界的地位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虽然他们的文学风格差异较大,但二位的作品都非常优秀。

而且,三年前余华也曾凭借《兄弟》这本作品获得了这一奖项。



所以,网友才会有那样的调侃。

而《檀香刑》的再次获奖也证明了真正的文学作品,无论经过多少年,依然能震撼人心。



结语

70 岁的莫言,用一部《檀香刑》的获奖,再次证明了自己在中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的独特地位。



而他与余华等同行之间惺惺相惜的关系,又让我们看到了文人最温暖的一面。



70 岁的年纪,对很多人来说是暮年,但对莫言来说,却是创作的又一个新起点。

期待莫言继续构建那个充满生命力的 “高密东北乡”,继续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突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馆长公开质问郑丽文:两岸问题你站哪边?郑丽文的回答引人深思

馆长公开质问郑丽文:两岸问题你站哪边?郑丽文的回答引人深思

博览历史
2025-09-11 09:34:22
欧洲车企付荷兰总部钱却拿不到货,中国公司要求重签合同再付款

欧洲车企付荷兰总部钱却拿不到货,中国公司要求重签合同再付款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01 15:50:54
赛季首败!文班亚马9分6失误罕见迷失,布克轰28+13打爆马刺

赛季首败!文班亚马9分6失误罕见迷失,布克轰28+13打爆马刺

体坛小李
2025-11-03 11:37:02
王艺迪击败温特夺冠,松岛辉空战胜莫雷加德夺冠,都有把握

王艺迪击败温特夺冠,松岛辉空战胜莫雷加德夺冠,都有把握

子水体娱
2025-11-02 22:40:55
固态电池被吹成“电池革命”?3大致命缺点,5年内难普及

固态电池被吹成“电池革命”?3大致命缺点,5年内难普及

沙雕小琳琳
2025-11-02 15:01:30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璞玉话体坛
2025-11-02 19:49:43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懂球帝
2025-11-03 00:14:31
算钱!法国赛国乒7人拿多少奖金?陈熠陪王艺迪,球拍胶皮引争议

算钱!法国赛国乒7人拿多少奖金?陈熠陪王艺迪,球拍胶皮引争议

体育大学僧
2025-11-03 09:21:08
认清现实!菲律宾慌了,发现美国根本靠不住

认清现实!菲律宾慌了,发现美国根本靠不住

陆弃
2025-11-03 10:53:30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2:24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南书房
2025-09-28 23:01:03
林依轮26岁儿子庆生现场曝光,自家别墅小院种菜,四代同堂太温馨

林依轮26岁儿子庆生现场曝光,自家别墅小院种菜,四代同堂太温馨

鑫鑫说说
2025-11-03 10:34:18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3
“京东汽车”终于来了!续航500公里,11月9日上市,剑指比亚迪海豚!

“京东汽车”终于来了!续航500公里,11月9日上市,剑指比亚迪海豚!

隔壁说车老王
2025-11-03 08:56:58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意外!曼萨诺曾在国安和申花表现不俗,为何如今中超没球队邀请他

意外!曼萨诺曾在国安和申花表现不俗,为何如今中超没球队邀请他

小彭美识
2025-11-03 11:16:37
特朗普不装了,宣布全球进入“G2”时代,G7可能要单开一桌了

特朗普不装了,宣布全球进入“G2”时代,G7可能要单开一桌了

田园小归
2025-11-03 09:12:38
最强15级!新台风“海鸥”生成!广东迎冷空气,东莞未来天气……

最强15级!新台风“海鸥”生成!广东迎冷空气,东莞未来天气……

东莞好生活
2025-11-03 09:35:39
2025-11-03 11:59:00
千言娱乐记
千言娱乐记
分享娱乐八卦希望大家给个支持和鼓励
1303文章数 1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70后夫妻住700㎡,太太拥有专属楼层:婚姻更稳了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手机要闻

OPPO ColorOS16 正式版 11 月升级机型公布

数码要闻

750h续航最快按键速度,稳若锁定——雷柏VT7系列电竞鼠标图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