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而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肠道彻底排空),是确保检查精准度的关键,口服泻药则是肠道准备的核心环节。临床中,不少患者因泻药的口感特殊、服用方式不当,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不仅导致清肠效果不达标需重新预约检查,还额外增加了身体负担。
![]()
口服泻药时,为保证用药安全和清肠效果,有一些细节要注意。在配制药液时,应用温开水搅拌溶解,不能用热水。因为热水会影响药效,导致清肠不达标。判断排便是否符合要求,要看排出的大便是否呈透明无渣的水样,颜色和小便接近。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算肠道准备到位,满足后续检查或治疗需求。
另外,服药期间一定要有家属陪同,还要提前准备好糖块。因为服药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此时吃点糖块能缓解不适,家属在旁边也能及时提供帮助。
很多人在口服泻药时会呕吐,这可能跟下列原因有关:一是喝得太急,胃里短时间装不下那么多药液;二是药液的温度较高或口感刺激,咽喉和胃都难以承受;三是喝完后马上躺下,药液在胃里堆积无法顺利进入肠道。
其实,只要您掌握科学的服用方法,就能有效避免恶心、呕吐的问题。我来教您几个小妙招。
1.控制喝药节奏,避免短时间猛灌。一般情况下,兑水后的药液为1000毫升,1小时内喝完即可。很多人试图快速喝完,甚至缩短至15分钟,便会刺激胃肠道引发呕吐。正确做法是匀速分次饮用,比如每15~20分钟喝200~250毫升(约普通杯子半杯到一杯),循序渐进,给肠胃适应的时间。
2.选对辅助方式,减轻药液刺激感。泻药味道特殊,容易引发恶心,可以通过几个小方法缓解:首先,控制药液温度,把冲好的药液放至常温或微凉再喝,这样能减少对口腔和消化道的刺激。其次,可以在泻药中加入适量无色饮料,改善口感,也可以喝完后用清水漱口(不咽下),暂时掩盖药液味道。最后,喝药时注意姿势,保持坐直或轻微前倾的姿势,这样能减少药液反流引发呕吐的可能。喝完后还要活动一下,帮助胃肠蠕动,让药液顺利往下走。
3.提前调整饮食,降低肠胃负担。在服药前1~2天做好饮食准备,能让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呕吐。第一,遵医嘱吃低渣或无渣食物,如蛋羹、烂面条、稀饭,避免食用粗纤维食物,如海带、韭菜、芹菜及带籽的水果,减少肠道内食物残渣,以免影响肠镜视野。第二,服药前4~6小时停止进食固体食物,防止胃里还有食物时喝泻药,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呕吐。
如果按照以上方法做了,还是出现频繁呕吐、腹痛等不适,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切勿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
![]()
文: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张海妮
编辑:穆薪宇 李诗尧
校对:于洋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