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河新语①丨一脉青绿,守护黄河生态共同体

0
分享至

编者按:2021年10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踏上齐鲁大地,在黄河入海口擘画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四年弹指一挥间,母亲河畔的山东,以“走在前”的担当,书写了一份怎样的时代答卷?让我们循着大河奔涌的脉搏,一同聆听这曲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金秋的黄河三角洲,芦花飞雪,万鸟翔集。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正演绎着最动人的生态奇迹。四年间,我们从“生态痛点”破题,向“绿色样板”进军。

这是一场力度空前的生态修复。为湿地“松绑”,黄河三角洲300口油井全部退出;为生态“除癣”,13万亩外来入侵物种被清除;为河口“输血”,年均2亿立方米的生态补水,让这片国际重要湿地焕发勃勃生机。374种鸟类在此安家,其中26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河三角洲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去年,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山东黄河生态治理的最高认可。

这是一次跨越省界的“生态对赌”。鲁豫两省签订的黄河流域首个省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开创了大河治理新范式。水质达标,河南补偿山东;水质更好,山东补偿河南。这场“对赌”,赌的不是金钱,而是绿水青山的未来。如今,这笔2.5亿元的生态补偿金,不仅是山东守护成果的体现,更催化出沿黄九省区“共护一河水”的生态共同体意识。从“鲁豫有约”到“全域贯通”,母亲河的生态保护网越织越密。

生态补偿“对赌”,赌出的是清水东流,赌赢的是大河长青。从“各自为战”到“命运与共”,山东用一盘棋的智慧,为黄河系上了绿色的“同心结”。

这是一种融入血脉的守护自觉。从顶格推进的领导小组会议,到《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的出台;从连续四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十大行动”,到全省133个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2024年,沿黄9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8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39.3%,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山东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镌刻在每一步坚实的行动中。黄河干流山东段水质连续9年稳定在Ⅱ类,这就是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最有力证明。

保护黄河,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山东实践告诉我们,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来不是单选题。当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黄河母亲,她回馈给我们的,必将是更加绚丽的生态画卷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动能。这幅“青绿”长卷,是山东献给母亲河最深情的告白。

文/陈一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闪电新闻 incentive-icons
闪电新闻
山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首发平台
272897文章数 2368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