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4年日军发动1号会战,这次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日军最疯狂的作战,使得整个中国战场陷入最后的激烈之中。在日军1号作战的进攻之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华北地区。而此时作为防守许昌主将的吕公良将军自知此战凶多吉少,于是在家书中写道:打仗是军人的本分。此言一出,虽是前途渺茫,九死一生,但作为保家卫国之将领,虽死无憾了。
![]()
投笔从戎
吕公良将军是浙江开化人,而在他的故乡一直流传着岳飞精忠报国和文天祥誓死不祥一身正气的故事,这些中国传统的精神思想一直滋润着吕公良成长而这种精神内核也为他后来面对日军虽死而无悔奠定了思想基础。
吕公良将军最早曾经也是一个读书人,后来眼看的国家民族陷入危亡之中,于是毅然投笔从戎,南下广州,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因为仰慕孙先生的思想而特地将名字改为了公良,寓意着天下为公,良将安邦。这是吕公良将军对自己的期许,实际上他以此为纲领,也一直践行着当初的承诺。
![]()
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吕公良就投入到了部队之中,在抗日战争中,吕公良将军经历了晋中太古战役,台儿庄战役以及鄂北会战一系列艰难险要的战役磨练,他一步步从初出茅庐的军校学生成长为一名经验极为丰富的栋梁将领。
最后的疯狂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进行,日军已经逐渐到了强弩之末的时候了,日军心中也非常清楚,再拖下去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他们也迫切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想要通过主动出击来创造更大机会,一举打掉中国部队的力量,并且除掉其他国家对中国军事作战的有效援助。
![]()
在这种背景下,日军的1号作战正式出炉了。在日军的作战计划中,华北首当其冲,而许昌位于平汉铁路的咽喉之地也成为日军1号作战的重要目标。
日军的此次大规模作战打到国民党部队一个措手不及,待日军大举进攻之际,许昌防守主将吕公良将军手中只有3000部队,其中还包括大量没有来得及训练的新兵补充团队。然而日军正面8万大军携带大量的重武器,甚至有飞机的空中支援,虎视眈眈,向着许昌而来。
![]()
吕公良将军此时也非常清楚,仅靠自己这几千人马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但是许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自己是绝对不能轻易让出的,自己必须在这里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为大部队的统一调度创造机会。
于是吕公良率部日夜修筑工事,布设铁丝网与地雷群,并以“守土抗战,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凝聚军心。
马革裹尸
四月二十八日,日军终于开始对许昌城进行正式的进攻。许昌保卫战一共打了4天4夜,作为防守主将的吕公良将军亲自在一线指挥部队展开20多次激战。面对日军强大火力的进攻,许昌保卫部队以血肉之躯一次次击退敌人。
![]()
战至四月三十日,原本就防守力量孱弱的许昌城最终还是被攻破,许昌保卫战转入巷战阶段。所剩无几的吕公良部队和日军展开了殊死决战,弹尽粮绝之际,吕公良部的副师长被日军俘虏。这名成为俘虏的副师长眼看的日军残暴行径,不由得大为悲愤,趁日军不注意夺过枪械,在枪杀几名日军士兵之后,悲愤自戕殉国。
![]()
而吕公良将军也在激烈的交战中身中数枪,在警卫员掩护其撤退时,因为伤势过重,吕公良将军也体力不支,于是对警卫员说道,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我们不能都死在这里!
体力不支伤势过重的吕公良将军就这样倒在一片麦地之中,而日军发现这位身着降服的中国将领也颇为惊诧,他们没想到如此重的伤势,吕公良将军还能坚持奔走作战,即使是日军也对其肃然起敬。
![]()
吕公良将军在牺牲之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6年他也被认为革命烈士。对于吕公良将军来说,他究其一生彻底践行了一名军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本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一名将领来说,马革裹尸也是对于他来说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归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