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家住新乡辉县的王大爷遭遇了糟心事。他发现自己吞咽变得很不顺畅,有时候好几口水下肚,都咽不下去,这种情况一连持续了好几个月。家里人心里不踏实,赶忙带着王大爷去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查。这一查,可把一家人吓坏了,确诊是食管癌。
![]()
7 月的时候,按照医生的建议,王大爷接受了食管癌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告诉家属:“手术很成功。”一家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出院后,也没再想着做其他治疗,就盼着王大爷能慢慢好起来。
可谁能想到,还没过半年,到了 2024 年春节前夕,王大爷又难受起来了。他胃胀得厉害,感觉肚子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吃不下东西。没办法,一家人又带着他去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检查后发现,王大爷贫血特别严重,医生赶紧给他输了营养液,进行对症治疗,好改善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这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直到 2 月 8 日,王大爷才出院。
王大爷后来自己说:“其实做完手术,我还是觉得吞咽有点困难,也没什么食欲,真不想再去医院了。”出院后,王大爷还是觉得胸腹部闷胀得难受,每顿饭最多只能吃半碗,大便一天得跑六七次,整个人精神萎靡,脸色蜡黄。更糟糕的是,这次住院检查,医生把王大爷的儿子叫到一边说:“和去年 7 月的片子对比,今年片子上显示他肝部出现了阴影,不能排除转移的可能。”还建议王大爷下一步进行化疗。一听到化疗,全家人心里都沉甸甸的,这手术都做完了,怎么治疗还没完呢?
自从出院后,一家人心情都很低落。回到老家村子,邻居听说王大爷的情况后,就给他们介绍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说袁院长看得好,让王大爷赶紧去看看。
![]()
2024 年 2 月 19 日清晨,天还没大亮,王大爷的儿子就开车载着父亲匆匆往郑州赶。到了诊室,里面人很多,好不容易排到号,儿子小心地搀扶着父亲坐下。袁院长一抬头,就发现了不对劲,问道:“你脖子上的这个疙瘩是什么时候有的?”王大爷说:“这个都有半年了,去年做手术的时候就有,不过那时候小,现在变大了。”袁院长起身仔细检查了脖子上的肿块,发现王大爷的淋巴结肿大得很厉害,质地硬,不移动,也没有疼痛感。袁院长说:“我给你开个膏药,回去后你贴在脖子这一点,看看会不会有缓解。”王大爷还没来得及道谢,儿子赶忙说:“医院那边让我爸化疗,您看能不能开点能保身体的中药。”袁院长点点头,就开始仔细询问王大爷的饮食、睡眠和日常状况。
![]()
让人惊喜的是,3 月 25 日复诊那天,王大爷脚步轻快地走进诊室,和上次判若两人。他满脸笑意地说:“那个外用的膏药,我用了十多天,脖子上的疙瘩就消失了!我现在可开心了。现在在我们那儿一附院化疗呢。”说着还伸长脖子,让袁院长仔细查看。一旁的儿子也跟着笑:“现在我爸化疗到第三期了,一边化疗一边喝着中药,现在走路都不用我搀扶了。”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王大爷一直坚持按时服药。虽然偶尔还会念叨腿有些发沉,但他的精气神明显好了很多。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吃下饭、睡得着觉,这日子啊,就有盼头!”
![]()
在王大爷的治疗过程中,化疗和中药各自发挥着作用,当两者相遇,给王大爷的生命带来了新的转机,让他在困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