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艺人许绍雄因癌症致器官衰竭,10月28日凌晨安详离世,享年76岁。
许绍雄在银幕上温暖豁达的经典形象,与“你们都是大人了,别再哭了”等台词,成为粉丝永恒的追忆。
![]()
这位港剧“金牌绿叶”,以“欢喜哥”“朱聪”等经典角色陪伴了几代人,用半世纪演艺生涯诠释了“角色无大小”。
令人感叹的是,许绍雄常在多平台分享生活,从未透露自己患癌。
甘做绿叶的豁达人生
港剧有句经典台词,“做人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这句话许绍雄常常挂在嘴边。不论什么时候,许绍雄脸上总是挂着笑。
2014年,许绍雄在港剧《使徒行者》中饰演“欢喜哥”,一个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笑面虎。剧中,他遇人遇事总是未语先笑,只不过“笑”的背后有心机算计,也有凄然悔恨。面对丧子之痛,“欢喜哥”放声大笑,但笑里尽是绝望。
![]()
许绍雄看《使徒行者2》(图源:微博)
在“欢喜哥”之前,许绍雄塑造过许多配角,彼时66岁的许绍雄,已经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了42年,但这是他第一次获得大众的关注,享受到聚光灯的注视。
![]()
《倚天屠龙记》中饰演韦一笑(图源:豆瓣)
在电影《澳门风云》里,许绍雄饰演的角色叫奔驰哥,或许这是导演王晶的有意安排,因为在港圈,许绍雄的外号就叫“Benz哥”。
这个外号来自许绍雄的一件轶事:当年他开了一辆奔驰去参加活动,引得朋友们打趣他是“Benz雄”,后来这个外号也就传开了。
许绍雄的家境确实非同一般。其祖上是广州名门西关许氏,祖先许拜庭是广州四大盐商之首;太公许应骙曾任闽浙总督,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姑婆许广平是鲁迅的妻子;叔公许崇智是粤系军阀,曾参与创立黄埔军校。
面对显赫的家庭,许绍雄很少谈及,“有什么好讲的呢?比起他们,显得我这么差啊,对他们真是失礼了”。在他看来,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他就是枯枝和乞儿,显赫的家事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曾经盛极一时的香港影视行业,最不缺的就是明星,身处其中的许绍雄身份总是模糊的:年轻时饰演小弟,岁数大了就演长辈,很多时候他出演的是没有具体名字的角色。
翻阅许绍雄履历,《阿旺新传》的水哥、《My盛Lady》的香善男、《新扎师妹》的方钟sir等,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恰到好处,既不抢夺主角半分光彩,也接得住每一个转折冲突。作为“甘草演员”,许绍雄一步一步开拓出了自己的空间。
《暗战》中饰演黄启发(图源:豆瓣)
![]()
媒体曾不止一次问过许绍雄是否想过演男主,每一次的回答都很干脆:没想过。他自嘲懒散,也开玩笑身份低了压力也就小了。
“剧集受欢迎,我有份的,剧集不受欢迎,跟我无关,我又不是主角,又要日日开工,我不用。”这段话背后蕴藏着一位老艺人对于演艺事业的透彻领悟。
许绍雄生前曾在一个视频中说道:“先不要说有没有来世,百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没有你也没有我。我们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一世,带不走一砖一瓦。人生苦短,所以吃你想吃的东西,看你喜欢看的风景,做你喜欢做的事,来日并不方长。有钱就把日子过好一点,没钱就把心情调整好一点,日子一天天地就这样过去,有一天你什么都会放下的。”
这段话或许正是他76年人生哲学的最佳注脚。然而,这样豁达的人却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我们。
癌症来临前的9个预警信号
癌症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怎样做才能让肿瘤远离我们?这需要时常关注身体变化,未雨绸缪。
不明原因的疼痛
当身体各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尤其是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可能使用一些基础止痛药物也无法缓解,需警惕骨癌、肝癌、胰腺癌等引起的疼痛。
这种疼痛可能是由肿瘤细胞侵犯或压迫神经系统引起的。
有统计显示,约1/4新诊断恶性肿瘤患者、1/3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3/4晚期肿瘤患者会合并疼痛。
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持续肿大,质地坚硬,活动度差,可能是淋巴瘤或其他癌症淋巴结转移的表现,如乳腺癌。
从淋巴结肿大的特点来说,良性淋巴结肿大一般淋巴结会比较软,表面光滑,活动度比较好,与周围的组织分界比较清楚,按压时常常有疼痛。
而恶性淋巴结肿大一般质地比较坚硬,或者柔韧,固定活动度小,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一般没有压痛感。
总结一下:淋巴结肿大,疼比不疼强,危险的肿块越不会喊“疼”,因此如果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需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持续疲劳感
持续感到疲劳和乏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症患者由于病灶影响,可能导致进食量减少,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从而导致全身无力。
患者可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持续性疲劳感,休息后难以缓解,这可能是身体免疫系统与潜在癌细胞反应的表现。
体重异常变化
未进行饮食调整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如果体重突然下降或上升,可能是癌症导致的新陈代谢异常。
美国癌症协会资料显示,食管癌、胃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都可能导致体重突然下降。
皮肤异常
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色素沉着、红斑或长期不愈的溃疡,可能是皮肤癌或内脏癌的外部表现。
如舌头、颊黏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出现体表溃烂长期愈合不了,并且溃烂面逐渐增大;或身上长的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长有的毛发出现脱落等,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消化系统症状
如果患者频繁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需警惕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
如腹部不适是早期胃癌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多数胃癌患者发病初期都有上腹部不适,如心窝部隐痛,且疼痛常捉摸不定,无明显规律。
呼吸系统症状
持续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呼吸困难,可能是肺癌、喉癌等呼吸系统癌症的早期信号。
另外,部分甲状腺癌细胞肿块会压迫气道,会导致气管变形,进而影响呼吸,出现呼吸不畅的症状。
持续性反复发热
癌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或反复性的发热,这是因为肿瘤会产生引发体温升高的物质。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癌症都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身体为了对抗这种问题,可能表现为持续发烧。
还有一类癌症患者有时会出现“肿瘤热”,主要表现为有规律的午后和傍晚的发热,次日凌晨缓解,其中以淋巴瘤的表现最为典型。
因此,如果出现断断续续、原因不明、时有时无的发热时,千万不能当感冒治,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正确治疗。
异常出血
非外伤性出血,如鼻血、咳血、便血、尿血或阴道出血等,可能是鼻咽癌、肺癌、肠癌、胃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的前兆。
其中,大便中发现鲜红色的血迹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但容易与痔疮出血混淆。
做4件事守住防控关口
癌症虽可怕,但并非不可防。
基于2022年中国癌症登记数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人员选取了2016年男、女癌症死亡率排名前十的癌症作为研究对象(共12种,在2018年造成的癌症死亡人数占比近84%)。
在大量数据分析后,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15种可改变危险因素,分别是:吸烟、吸二手烟、高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运动不足、过量饮酒、蔬菜吃得少、水果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过量食用红肉、加工肉类吃太多、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PM2.5暴露。
15个可改变危险因素,每一项都是防控的重要关口。总的来说,要做好四件事。
科学饮食
饮食要定时定量,多吃新鲜应季的蔬果,每餐七八分饱;主食不限于精米白面,可掺杂燕麦、藜麦、红豆等谷物或杂豆;少吃红肉,每周保证吃两次禽肉、鱼肉。
点外卖或去餐馆时建议选清蒸、炖煮的菜品,比如清蒸鱼、水煮虾,油腻的菜可用清水涮一涮。
主动戒烟
防癌手段中,控烟是目前最重要的措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表示,人们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未患重病前,仅有3%~5%的人能主动戒烟。公共场所要加大禁烟力度,并做好监督;个人要主动避开有烟环境,包括二手烟、油烟;想戒烟的人可以去医院的戒烟门诊寻求帮助。
此外,炒菜时要及时打开抽油烟机或开窗通风;装修或购买新家具时选择环保材料;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户外活动,出门主动戴口罩。
适量运动
日常散步、快走、跳绳、打太极拳等活动都可以算运动,关键在于找到自己喜欢并能坚持的项目,或与家人、好友结伴进行。
每天10~15分钟的运动也不算少,后续可逐渐增加时间、强度,还可以在通勤或午休时散散步、爬爬楼。
本身有运动习惯的人,要保证每周达成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中高强度有氧运动。
接种疫苗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春梅表示,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安全的防病方法,癌症也不例外,从出生起就要开始行动。
新生儿需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成年人需每年体检,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有性生活后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高危型HPV感染者需遵医嘱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及时根除。
此外,不少病毒可通过体液、接触传播,外出理发、修脚、美甲、搓澡时,需避免共用器械或毛巾,减少间接感染的风险。
本文综合 有来医生 生命时报 界面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