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四五” 南昌这五年
主题征集选登
在赣水之畔书写青春荣光
李三龙
我是山东人,机缘巧合来到了江西工作。五年前初到南昌,走过了几座大桥,南昌四纵三横的水网格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022年,我有幸参与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从此与南昌、与赣江结下不解之缘。
第一次站在赣江边时,眼前是一个偌大的基坑,土方开挖,机械轰鸣。如今的赣江上,四支枢纽闸坝巍然矗立。这五年,我目睹了江西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从蓝图走向现实,也在这片红土地上留下了最宝贵的青春印记。
自工程开工以来,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日日夜夜至今历历在目。2022年,在赣江南昌枢纽中支,我们翻看着图纸,扛着仪器开始施工,测量队印在河床上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最终化作图纸上精确的坐标点。最难忘的是2023年清明节,工程遭遇桃花汛,在主支枢纽,我们连续奋战三天三夜加固围堰。每天身上都是汗水加雨水,泥浆早已漫过雨靴。当洪水经过,围堰安然无恙,我们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回走,回头看到围堰上那片狼藉的脚印,我对同事说:“老孟,看,那是我们走过的路。”
2024年8月,赣江南昌枢纽(主支)船闸正式通航。当第一艘船只顺利通过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同年9月,二期围堰合龙蓄水,成功将赣江南昌段水位提升至黄海高程15.5米左右。自此,赣江南昌段再无枯水期,“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将永驻南昌。
2025年8月,赣江南昌枢纽(主支)二期工程泄水闸首个闸墩顺利封顶。当我站在1号闸墩顶部,俯瞰施工现场,耳边是泵车作业的轰鸣声,内心无比自豪。那些曾经走过的足迹早已无处寻觅,但当我看到建成后的船闸和泄水闸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泽,我知道它们没有消失——那奔腾的江水下,封存着我们奋斗的足迹。
这几年里,与同事们结下的情谊最是难忘。孟锐长年驻扎现场,有一次凌晨,他打着手电,爬上20多米高的脚手架一寸寸检查,避免了一次可能的质量事故。刚毕业的小严面对吃住简陋的条件,却乐观地说:“我真是抽中了上上签,一毕业就能参与这样重大的工程。”
更让我欣慰的是,我们参与的工程成为培养水利人才的沃土。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的师生常来工程一线开展实践,省水利厅还选派青年干部来锻炼。这些年轻的面孔,代表着水利事业的未来。
站在主支枢纽上,眺望宽阔的赣江,我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碧波荡漾的江水滋润着千里沃野,船只往来如梭,沿岸人民安居乐业。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将化为这片土地上的安澜之水。
从2020年到2025年,我有幸目睹并参与了一座城市的水利变迁,这是属于我——一名普通建设者的荣光。
目前
主题征集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欢迎广大的读者们
踊跃投稿呀!
(详细投稿方式请戳下方链接)
来源:南昌日报
编辑:梁琼 二审:胡志文 终审:邹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