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这位通常以精英形象示人的技术官僚,近日来已经在镜头面前仪态尽失。
观察者网等媒体10月17日报道称,在谈到中方管制稀土的问题时,贝森特对着话筒,几乎是用吼的,将中国依法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定性为“对抗全世界”,并威胁这将迫使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脱钩”。
![]()
说实话,当人们看到一位“掌管全球经济命脉”之一的大国财长,表现出如此不加掩饰的“气急败坏”,多少让人有些愕然。
这不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施压,反倒更像是一种策略受挫后的本能反应。
坐在他身旁的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试图用“经济胁迫”这类陈词滥调来帮腔,声称中国此举意在掌控全球科技命脉,从人工智能到家用电器无一幸免。
但两人一唱一和之间,透出的并非胜券在握的自信,而是一种色厉内荏的虚弱。
![]()
他们反复强调,美国正“乐观”地要求中国不要落实这些管制,言下之意,似乎只要北京收回成命,一切就都有可能回到过去。
这种论调,不禁让人想起特朗普总统不久前那句石破天惊的断言:“如果美国不征收关税,那美国将失去国家安全!”
什么时候,一个国家的安全基石,从强大的军队和经济实力变成了海关的税单?这话在美国内部都引发了广泛的忧虑和嘲讽。
贝森特的失态,恰恰暴露了一个核心问题:中国的稀土管制,真正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
![]()
稀土,这十七种看起来不起眼的金属元素,被誉为“工业维生素”。从F-35战斗机的发动机、阿利伯克驱逐舰的雷达系统,到电动汽车电机、智能手机屏幕和高端医疗设备,几乎所有现代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们。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仅是储量丰富,更在于拥有全球最完整、最高效的冶炼分离技术和产能。这是一种经过数十年积累形成的、短期内难以替代的产业优势。
美国不是没有稀土矿,但它缺乏将原矿转化为高纯度可用材料的产业链。重建这套体系,需要时间、巨额投资和应对严峻的环境挑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当中国依法完善自身的出口管制体系时,华盛顿感受到的,是一种战略命门可能被扼住的深切焦虑。
![]()
这远非他们轻描淡写所说的“报复性贸易行动”,而是触及了全球产业分工重构的深层逻辑。
美方长期以来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华构筑“小院高墙”,如今,他们终于尝到了供应链被人“拿捏”的滋味。
贝森特部长给中国扣上的“与全世界脱钩”这顶大帽子,实在有些过于抬举自己了。他将“西方”等同于“世界”,这本就是一种傲慢的叙事。
在社交媒体上,各国网民的评论一针见血:“今天之前,我从未见过贝森特如此慌乱”、“分明是美国在对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怎么就成了‘中国对抗全世界’?”
![]()
事实上,中国商务部的回应清晰而坚定:出口管制不等于禁止出口,这是依法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正当做法,符合国际惯例。
中方始终愿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反观美国,一边要求对话,一边持续出台新的对华限制措施,严重破坏会谈氛围。
这种“一边要谈,一边捅刀”的做法,才是真正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制造世界分裂的根源。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贝森特们高声指责中国的同时,美国国内正弥漫着一股深刻的自我怀疑情绪。
![]()
《华盛顿邮报》近期刊登的哈德逊研究所研究员的文章就坦言,经过“数十年的外交失误、战争失败、去工业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美国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已被侵蚀,对国家实力和道德产生怀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美国的全球力量投射。
文章呼吁美国要“重拾信心”来与中国竞争。一个需要不断给自己“打气”的竞争者,其内心的忐忑,可见一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