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2日讯 在潍坊峡山区太保庄街道,90后新农人戴志鹏用十年时间,将“一口放心梨”的朴素心愿,发展为800亩生态梨园联合社,走出一条“生态种植+科技赋能+品质引领+联合共富”的现代农业之路。
2015年,戴志鹏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峡山,立志“让家人和孩子吃上不催熟、无激素的放心梨”。面对质疑,他坚信“土壤是根本”,把精力投向生态改良。他成为“废料收集能手”——豆粕、秸秆、玉米芯、鸡粪等经科学配比,转化为高效有机肥;通过深松翻耕,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尽管有人质疑“不用激素难赚钱”,他坚持送检,以“药残合格率100%”的检测报告和清甜口感回应质疑,坚定走生态种植之路。
2018年,戴志鹏成立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将种植规模从10亩扩至300亩,并系统引入科技手段提升品质。梨园2020年加装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实现节水40%、省肥20%,果实大小更均匀。在病虫害防控上,他搭建“防虫网+粘虫板+监测器+防鸟器”多重防线,并为每颗梨人工套袋,杜绝农药残留。
“品质是生命线”,戴志鹏坚持人工筛选,确保每颗梨色泽金黄、皮薄多汁、甜脆无渣。这份对品质的执着,让他的秋月梨以高于市场价0.5元/斤的价格畅销全国,供不应求。
“种梨如做人,不能忘本。”2024年,戴志鹏牵头组建秋月梨联合社,带动3家合作社形成800亩标准化种植规模,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为解决储销难题,他早在2022年建成4000吨容量的冷库,延长销售期、保障口感。联合社每年为村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发放工资超200万元,成为当地“富民产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达4000多元。
未来,戴志鹏计划再扩建600亩梨园,并发展梨酒、梨膏等深加工产品,让秋月梨真正成为带动更多农户致富的“金果子”。
从10亩试验田到800亩联合社,戴志鹏用十年坚守,以一颗初心、一片生态、一套技术、一份共享,在峡山沃土上种出了生态农业的希望,也为新时代青年返乡创业写下生动注脚。
闪电新闻记者 刘九省 峡山融媒 王光军 通讯员 孟乔乔 潍坊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