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社旗县人,我叫李树海。大家看我走路不方便,我整天给别人说,我得过两个癌症,一个是会死的癌症——结肠癌,第二个是不会死的癌症——骨质增生。”
![]()
2024年11月7日,在“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南阳站”的讲台上,抗癌16年的李树海拿着稿纸,诚恳地向台下的病友和家属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的步履有些蹒跚,但每一句话都带着岁月的重量和真实的温度。
自查确诊,陷入困境
时间回溯到2009年6月,李树海开始出现便血、腹胀腹痛、便秘和持续低烧。多次求医未果后,他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自己跑到新华书店,在医学书籍区连续查阅了十多天。终于,在一本肿瘤学书籍里,他看到了与自己症状相似的描述。
这促使他于当年11月前往南阳市中心医院做了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正是“结肠癌”,且已到中期。他很快接受了手术和6次化疗,但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几乎将他击垮。
“化疗以后出院,整天踩到地上,没有一点力量,好像踩在棉花上一样。饭也吃不下去,觉也睡不好,我感觉到这个生命,好像走到尽头。”更糟糕的是,复查时发现了肺结节,前景一片迷茫。
寻找生机,遇见转机
在困境中,李树海想到了一个最朴实的办法:“我到我们社旗县城,问问得了癌症还没有死的人和家属,向他们学习。”他发现,那些能够长期存活的病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吃过中药。
其中,一位姓郭的肺癌患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找他的时候都已经第三年。他说话红光满面,声音洪亮,感觉根本不像这种人(病人)。”这位病友向他推荐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李树海当场就要了联系方式并进行联系。
![]()
2010年11月15日,抱着希望,李树海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对症拿了30天的中药。
“当时取了药后,吃了第三天、第五天没有任何效果。我想着这……结果到10天奇迹出现了。我好走步,第十天感觉到走路都不一样,有力量。”体力恢复给了他巨大的信心,他慢慢能从走不远到连续走上四五公里。自此,他开始了坚持服用中药的康复之路。
警钟长鸣,坚守不移
在分享中,李树海特别提到了他的“引路人”——那位郭姓病友,语气中充满惋惜。“他是我的引路人,但是他这个人已经走了。”原来,郭先生在康复第五年时,自觉已经痊愈,便停止了服用中药。结果不到一年就复发,尽管李树海极力劝说,但为时已晚,回去不到两个月就去世了。
![]()
这件事给李树海敲响了警钟,让他明白了“坚持”二字在抗癌路上的千钧重量。
今年,他也亲身经历了一次考验。“6月份复查,有结节。多大的?是14×17mm。按照医学常识,就是8毫米都得干预。”医生强烈建议他立即进行放疗,但李树海拒绝了。
![]()
“我感觉到不能再放疗了。我把这个影像报告立即传到希福医院,袁院长说,‘你不要怕,肿瘤都治好了,还说这个结节。’”他毫不犹豫地配了一个疗程的中药。服用后,于7月22日再次检查,结果显示结节已“踪影全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