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收秋收时节,金黄的田野在带来丰收喜悦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曾几何时,“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秸秆焚烧现象,成为困扰城乡环境的难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昔日被视作“生态包袱”的小小秸秆,正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被挖掘出巨大的潜在价值,真正诠释了“小桔秆,大作用”的深刻内涵。
![]()
在龙母镇张乐村,金黄的水稻似金色海洋,秋风拂过泛起层层波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稻香与泥土芬芳交织。田埂上,农民满带丰收喜悦忙碌着,收割机欢快作业后,留下一排排秸秆。这些秸秆静静地躺在田间,看似平凡无奇,可谁能想到,它们身上正蕴含着一场绿色变革的无限可能。
![]()
如何处理稻田里秸秆?龙川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刘琦告诉记者:“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叫 ‘肥料化还田’,就是用机器把秸秆直接打碎,埋回地里,腐烂后就成了天然的有机肥,能滋养土地,减少化肥使用,这叫‘落叶归根,反哺大地’;第二种是‘饲料化过腹还田’,像玉米秆、稻草等,经过一些技术处理,可以变成牛羊等家畜爱吃的美味‘面包草’。牲畜吃了长得好,产生的粪便再变成肥料回到农田,这就形成了一个‘种——养——种’的生态循环链;第三种是‘基料化’ 利用,秸秆是种植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的优质‘培养基’,用秸秆代替部分木屑,既保护了森林,又让农民多了一条增收的门路,可以说是‘点草成金’。”
![]()
当前,秸秆的收集、储存和运输成本还比较高,一些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推广普及。今后,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政策支持,科研机构努力研发更先进、更实惠的技术。最重要的是,要让广大农民朋友们真正了解秸秆的价值,自愿、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利用中来,共同把小秸秆做成大产业。
![]()
我们眼中不起眼的秸秆
竟然蕴藏着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让每一根秸秆都找到它的用武之地
这正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
迈向绿色未来的重要一步
来源:龙川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