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抛美债停不下来!不是瞎操作,是防美国冻资产的后手

0
分享至

俄乌冲突爆发时,有件事大家肯定有印象。俄罗斯在海外的3000多亿美元资产,被西方说冻就冻。这其中2800亿还是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后来欧盟更直接,把俄罗斯央行这部分资产产生的收益,直接划拨给乌克兰用作“重建资金”。俄罗斯再怎么抗议,西方只回一句“出于安全考虑”,压根不搭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今天能这么对俄罗斯,明天换了其他国家,谁能保证不会遭遇同样的事?要是把大笔资金都换成美债,不就等于把钱放进别人能随便上锁的抽屉吗?这哪是存钱,分明是把风险揣进了兜里。

再说说美债本身,现在早不是什么“安全筐”,更像个满是窟窿的钱袋子。仅2025财年上半年(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的联邦财政赤字就达1.307万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第二高纪录。更吓人的是利息压力——这半年里,美国光还国债利息就花了58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了600亿美元,随着债务规模扩大,利息负担还在不断加重。这么大的窟窿怎么填?只能靠发新债还旧债。可一旦海外买家不愿接盘新债,美债价格就会暴跌。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美国还把美元和美债当成“打压工具”。伊朗的海外资产被冻结了近40年,委内瑞拉卖石油的收入账户被封锁,连阿富汗央行的70亿美元储备,都被美国扣着不放。当钱和政治绑在一起,说冻结就冻结,美债身上的“安全”二字,早就没了分量。

中国调整美债持仓,真不是一时脑热,是这些年慢慢看明白后做出的选择。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总体呈减持态势,2022到2024三年累计减持了2813亿美元。进入2025年,这种调整仍在持续,虽然6月出现了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增持,持仓升至7604亿美元,但上半年整体仍在7600亿关口震荡,较2020年的1.1万亿美元高峰已大幅下降。为啥要这么做?因为以前的路子走不通了。



以前是什么情况?中国靠卖家电、服装、电子产品给美国赚美元,赚来的美元没太多合适的投资渠道,只能买美债,形成“出口换美元—美元买美债”的循环。可现在不一样了:2025年4月,美国对部分对华输美商品的关税从25%进一步上调至35%,涵盖电子产品、纺织品、汽车零部件等多个品类,赚美元的难度陡增。更气人的是,中国想花美元买的东西,美国偏偏不卖。像高端光刻机、先进芯片设计软件、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这些真正有用的高科技产品,全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禁运,仅2025年就有50多家中国AI和超算企业被加进黑名单。

有人说“说美元花不出去是不懂行”,可实际情况比这话糟多了。中国企业想进口美国的高端医疗设备,会被以“涉及国家安全”拒绝;想收购一家美国的科技初创公司,哪怕交易金额只有2亿美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也会强制叫停。反过来,美国拿着中国过去购买美债的资金,一边享受低成本融资,一边用这些钱研发针对中国的武器、出台各种制裁政策。这哪是“花美元”,分明是用中国的资产反过来卡中国的脖子,谁能甘心接受?



而且中国调整美债持仓,也不是一股脑全抛了,而是一步一步稳妥推进。从今年的操作就能看出,即便整体减持,也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6月仅增持1亿美元的微妙动作,就体现了这种谨慎态度。与此同时,中国还在持续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6月末,黄金储备已达7390万盎司,连续8个月净增持,约合2298.55吨,用实实在在的硬通货替代部分美元资产。

黄金的好处很明显,它不跟任何国家的政治绑定,没人能冻结它,也不会因为某国债务危机缩水,握在手里就是实实在在的保障。一边优化高风险的美债持仓,一边加配稳妥的黄金,这才是把钱放对了地方。



当然,也有人担心“调整持仓会让手里的资产缩水”。说实话,短期内美债价格波动,持仓账面价值可能会减少,但跟“资产被冻结”比,这点损失根本不算什么。2022年俄罗斯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资产,至今无法动用,相当于直接蒸发;要是中国等局势彻底紧张了再动手,损失只会比现在大几十倍。现在主动调整,就是早点止损,用小代价换长期安全,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说到底,中国调整美债持仓不是要跟谁较劲,就是想把自己的钱握稳了。这年头,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比相信别人的“安全承诺”靠谱多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积电发史上最大红包,全球约 7.5 万员工每人喜提 2.5 万新台币

台积电发史上最大红包,全球约 7.5 万员工每人喜提 2.5 万新台币

IT之家
2025-11-08 15:58:00
江苏有线高管全辞职,新任女总经理79年生

江苏有线高管全辞职,新任女总经理79年生

华美商业
2025-11-08 16:29:32
支付宝发布重要通知

支付宝发布重要通知

中国基金报
2025-11-07 17:47:32
京东徐雷接替李明岗位?魏翊东:此时此刻两位都不知道安排

京东徐雷接替李明岗位?魏翊东:此时此刻两位都不知道安排

懂球帝
2025-11-08 16:37:02
重庆北碚区划调整情况通报会举行,区委书记:实现国家战略下的“再生长”

重庆北碚区划调整情况通报会举行,区委书记:实现国家战略下的“再生长”

澎湃新闻
2025-11-08 13:32:27
热水袋是大补,医生提醒:一个热水袋胜过十个老中医!不要嫌老土

热水袋是大补,医生提醒:一个热水袋胜过十个老中医!不要嫌老土

风信子的花
2025-11-06 15:17:31
同班同学,2022赛季从中冠冲乙的四支球队已有三支冲超

同班同学,2022赛季从中冠冲乙的四支球队已有三支冲超

懂球帝
2025-11-08 17:20:51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凡知
2025-07-29 02:12:19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健身狂人
2025-11-08 06:03:18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8 12:49:46
著名专家称: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如今中国首例过得如何?

著名专家称: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如今中国首例过得如何?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03 17:28:44
美媒:我们都被特朗普给耍了,他对中国的看法,其实从来就没变过

美媒:我们都被特朗普给耍了,他对中国的看法,其实从来就没变过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8 00:17:02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大风新闻
2025-11-08 17:17:03
日本人硬是将喝水的玻璃杯,卖出了钻石的价格!

日本人硬是将喝水的玻璃杯,卖出了钻石的价格!

日本窗
2025-11-07 16:23:14
58岁TVB演员成单亲爸爸,名声坏了无戏可拍,靠卖豪宅卖饭为生

58岁TVB演员成单亲爸爸,名声坏了无戏可拍,靠卖豪宅卖饭为生

白面书誏
2025-11-07 11:29:07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麦小柒
2025-11-06 20:40:23
中国商务部通告全球:同意荷兰派人来华磋商,罕见措辞引国际关注

中国商务部通告全球:同意荷兰派人来华磋商,罕见措辞引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8 21:38:03
资产移交美国,岛内爆发逃兵潮,国台办给出警告,赖清德审判将至

资产移交美国,岛内爆发逃兵潮,国台办给出警告,赖清德审判将至

博览历史
2025-11-07 18:03:15
2025-11-08 22:24:49
阿库财经
阿库财经
走进事实,看到事实。
2610文章数 3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旅游
健康
艺术

梦幻西游老三喜提建邺城首双5孔无级别鞋!旭旭宝宝获382满伤鬼牙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缘起东坡,情定长江:三城共绘“千里婵娟”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1008米!世界新第一高楼项目,迎来第三家中国公司加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