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电脑尚未出现普及的年代,杂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曾经的杂志,每一页都要认真翻看,每一个字都仔细品读。
杂志成为了我们难以忘怀的经典回忆,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老杂志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
《十月礼赞》
《十月礼赞》是一本音乐刊物,它是应共和国诞辰而生的音乐歌集。由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编辑,大众书店印行,16开大开本,1950年10月出版,页码45页,发行量只有4000册。
 ![]()
《十月礼赞》内收:十月礼赞、十月鲜花朵朵红、歌唱祖国一周年、植树歌、冬季练兵歌、学文化、我们是生产的主力军、妇女进行曲等49首歌曲。这49首歌曲涵盖三大主题:其一,歌颂祖国的诞辰,如:太阳出来满天红、帮助政府渡困难;其二,弘扬解放军,如:劳军曲、我爱我的枪、解放军大生产等;其三是讴歌工业生产,如:煤厂工人歌、参加生产竞赛、我们是生产的主力军、今天要做生产的模范等。读之歌词,唱之歌曲,其音律欢快流畅,其词曲相得益彰。给人以陶情,给人以振奋,而体现了我们祖国在建国伊始的人文精神,意气风发之社会风尚。
这本音乐刊物发行量少,很少人见过,堪称绝版。
《东北农业》
《东北农业》: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资料宝编,1949年10月1日刊行,16开大开本,40页码,定价旧币15000千元,期号第七期,由时称“东北书店”和“三联书店”代售。
 ![]()
这是一种农业方面的专业刊物。
纵观这期《东北农业》刊物之内容,既有农业专题的理论文章,又有搞好农业生产的指导性稿件。如:“对柞蚕蚕场的几点意见”“怎样清除马癞”“赶快作好秋翻地”等,可谓是既有理论性,又有实际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操作的可行性;对于当时从事农业科研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来说,相当有意义,是一本指导农业生产的适时刊物。
《家》
《家》创刊于1946年1月,是集家政、社交、育婴、心理、恋爱、保健、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活类杂志,由著名学者黄嘉音为主编,由《家》杂志社发行。当时许多著名业内专家为本刊供稿。
 ![]()
 ![]()
 ![]()
《新华月报》
1949年11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后的一个多月,一份“记录新中国人民历史”的杂志《新华月报》创刊并出版发行。它成为新中国第一份时政文献类杂志,也是全国新华书店成立总店后出版的第一份刊物。
 ![]()
 ![]()
新中国成立之际,时任国家出版总署首任署长的胡愈之,在一些同志建议下,决定创办一份类似他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大型综合文摘刊物——《月报》的新刊物。胡愈之曾于1937年1月创办的进步杂志《月报》,因抗日战争爆发,只出了7期后没再出下去。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心结,促使他要再办一份新的大型综合性文摘刊物。
1949年11月15日,《新华月报》创刊号正式出版发行,有60多万字,344页,印刷5000册。
《人民文学》
1949年10月25日,《人民文学》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份文学期刊;
 ![]()
《人民文学》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国家一级文学期刊,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等纯文学作品。
 ![]()
杂志是生活艺术的载体,是我们心目的回忆,这些和新中国同岁的老杂志,忠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热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