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
![]()
![]()
![]()
![]()
![]()
■记者 沈 洁 蒋彧淼 吴冰鑫 图片由受访镇政府提供
时光是最忠实的见证者,而照片则将岁月的变迁定格成直观的画面。在秀洲大地上,一张张跨越数十载的新老照片静静陈列,每一组画面的碰撞,都在诉说着不同领域的精彩蝶变。
老照片里,王店镇海鸥电扇厂的机器轰鸣声仿佛仍在耳畔,洪合镇“马路市场”的毛衫商贩身影依旧鲜活;新图景中,旧厂房已化身梅里有为公益图书馆的书香空间,“马路市场”则升级为全球毛衫供应链基地……
这些时间切片,既是对往昔奋斗岁月的深情回望,更藏着秀洲向新而行的活力密码,让我们在今昔对比中,感受这片土地在时代浪潮里的韧性与蓬勃生机。
家喻户晓的电扇厂变身公益图书馆
相信这张老照片能唤起无数嘉兴人对海鸥电扇的回忆,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诞生于秀洲区王店镇,海鸥电扇厂旧址位于王店镇梅溪街224号(原195号)。
1974年,梅溪街上的几位家庭妇女联手创办了一家小作坊,开始组装电风扇,并将品牌命名为“海鸟”。两年后规模逐渐扩大,品牌名称由“海鸟”更改为“海鸥”。1979年10月,海鸥电扇厂与嘉兴市轻工机械厂合并,员工数量增至800人左右,年产量高达15万台,位居全国前列。
20世纪80年代,海鸥电扇推出首批“小白兔”款式,全部被中南海采购。这一事件使得海鸥电扇名声大噪,迅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鸥电扇厂蓬勃发展,鼎盛时期员工总数约有3000人。
随着国有企业转型的加速,海鸥电扇厂因管理模式等问题逐渐沉寂,后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老厂区和老厂房被完整保存了下来。多年后,海鸥电扇厂竟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公益图书馆。
2020年12月26日,全市第一家由社会组织运营的公益图书馆——梅里有为图书馆举行开馆仪式。图书馆由两栋旧厂房改建,馆内所有图书由社会各界无偿捐赠,或者用爱心人士的捐赠款购买。对海鸥电扇厂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员工们也纷纷无偿捐献出保存了几十年的老物品和图册,作为展陈的珍贵史料。
开馆近五年来,梅里有为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图书阅读和亲子早教活动,成为当地人心中书香弥漫的精神家园。这个国庆中秋长假,图书馆为小读者打造了“时光探秘创造营”和“自然奇趣探索营”,邀请大家参与公益活动,感受自然风光。
从“马路市场”到“世界衣橱”
一张斑驳的老照片,定格着20世纪洪合毛衫“马路市场”忙碌的瞬间;一张鲜活的新影像,展现了如今洪合毛衫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图景。两张照片跨越时空,映照着洪合毛衫市场四十多年的蝶变之路。
20世纪70年代,一群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从嘉兴城区来到洪合杜家桥,用仅有的4台手摇横机开启了围巾生产。产品畅销后,逐步扩展至膨体衫、膨体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还办起了像模像样的针织厂。1984年,村集体接管工厂,正式转向毛衫生产,产品远销上海等地,生意日益红火。1988年,洪合乡创办羊毛衫市场,家家户户投身毛衫产业,名声逐渐传遍全国。到1994年,全镇已建成4个专业市场,产业基础日益夯实。
如今,洪合已发展成为年交易额超200亿元的全国知名毛衫生产出口基地,每年超4亿件毛衫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全球毛衫供应链的“世界衣橱”。为拓展国际市场,洪合打造了一站式跨境电商B2B平台“毛衫派”,推动企业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及中东市场。
与此同时,AI技术正深度赋能这一传统产业。通过引入“AI+VR”技术底座,洪合搭建起连接采购商与毛衫企业的智能桥梁,集成AI数字人直播、虚拟展厅、AI设计、智慧客服等功能,实现从获客引流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数智化升级,助力毛衫“智造”加速出海。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洪合毛衫产业主动求变,开拓新兴海外市场,推动出口逆势增长;以技术赋能产销两端,从单品输出迈向“嘉兴优品”集群出海,走出了一条兼具传统优势与创新活力的特色发展之路。
老街的“味觉地标”进化史
相信这张老照片能勾起许多人对新塍老街的记忆。十年前,沿街的各种小吃店就藏在老街巷弄里,烟火气裹着简单吃食的香气飘满街面。
一张崭新的影像,定格了如今新塍老街“味德丰酱鹅”旗舰店的精致模样。国庆中秋期间,店内排队的食客络绎不绝,玻璃橱窗里的卤味色泽诱人,老字号换新颜,依旧暖着食客的心,也映出老街十年间的鲜活蝶变。
走进老街,“味德丰酱鹅”新塍旗舰店格外醒目。青瓦白墙的外观延续了水乡独有的温婉质感,红黑线条勾勒的窗框则巧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让这一老字号既与古镇的历史韵味相融,又散发着鲜活的当代气息。
“老底子没有精致招牌,也没有堂食座位。当时的食客多是街坊邻居,大家攥着零钱排队,接过油纸包好的鹅肉,转身就能在街边大快朵颐。”浙江味德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晓峰回忆道,这样的场景也藏着古镇人对“非遗卤味”最朴素的记忆。
如今,走进这栋两层小楼,内部功能分区清晰明确,销售区、现烧区、用餐区各司其职,暖光照射下,木质屏风映出浓郁的水乡雅韵。老物件陈列馆内,斑驳的铜勺、旧时的蓑衣静静摆放,无声诉说着非遗酱鹅技艺的传承故事;相邻咖啡馆中飘出的香气里,还能嗅出“酱鹅拿铁”的创新味道——卤味非遗与现代咖啡的跨界碰撞,成功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成为街区里的一大亮点。
从昔日的街边小店,到如今“可看、可品、可触摸、可玩乐”的美食文化矩阵,味德丰的变迁,正是秀洲区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生动缩影。从单一的卤味售卖模式,升级为“老字号+新业态+亲子乐园”的融合发展体,味德丰既守住了“老味道”,又为消费者解锁了“新体验”。
新塍老街保护提升项目以味德丰为重要锚点,在坚持“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活力,以“烟火古镇·寻味新塍”为核心理念,让老街区不仅留住了乡愁,更转型为居民休闲区、游客打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