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的谋杀案
凌晨三点,作家陈默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指尖悬在键盘上迟迟没有落下。他正在写自己的新作《无声的凶手》,书中的主角是个连环杀手,专门在雨夜杀害年轻女性,作案手法极其隐蔽。
“下一个受害者,应该死在老巷的废弃仓库里。”陈默喃喃自语,敲击键盘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他详细地描写了凶手的作案过程:凶手戴着黑色口罩,穿着雨衣,用一根尼龙绳勒住了受害者的脖子,然后将尸体藏在了仓库的冰柜里。
![]()
写完这一段,陈默伸了个懒腰,起身去冰箱拿了瓶啤酒。他看着窗外的夜空,心里有些莫名的不安——这本书的情节越来越真实,甚至有些细节,连他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
第二天早上,陈默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门口站着两个警察,神色严肃。“请问是陈默先生吗?”带头的警察亮出证件,“我们怀疑你与昨晚发生的一起谋杀案有关,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陈默愣住了:“谋杀案?我昨晚一直在家里写作,怎么会和谋杀案有关?”
“昨晚在老巷的废弃仓库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死状和你小说里描写的一模一样。”警察的语气不容置疑。
陈默的大脑一片空白。他跟着警察来到案发现场,仓库里的场景和他小说里写的分毫不差——地上有挣扎的痕迹,冰柜里躺着一具女尸,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旁边还放着一根尼龙绳。
“这不可能……”陈默喃喃自语,“这只是我写的小说,怎么会变成真的?”
警察拿出他的小说手稿:“我们在受害者的口袋里发现了这个,上面的情节和案发现场完全一致。你怎么解释?”
![]()
陈默百口莫辩。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人会信。他被带回了警察局,接受了详细的询问。虽然他有不在场证明,但警察还是没有排除他的嫌疑。
回到家,陈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电脑上的小说手稿,浑身发冷。他突然意识到,这本书好像有生命一样,在操控着现实。他决定停止写作,把手稿删掉。可就在他要删除文件时,电脑屏幕突然黑了,然后出现了一行字:“故事还没结束,不能停。”
陈默吓得后退了一步,差点摔倒。他以为是自己太累了,出现了幻觉。可当他重新打开电脑时,发现手稿不仅没有被删除,反而多了一段新的内容——下一个受害者,将在三天后的午夜,死在市中心的酒店里。
陈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立刻给警察局打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警察。警察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派人去酒店布控。
三天后的午夜,酒店里果然发生了谋杀案。死者的死状和小说里描写的一模一样,甚至连凶手留下的痕迹都分毫不差。警察再次把陈默带回了警察局,这一次,他的嫌疑更大了。
“陈默,你到底在搞什么鬼?”警察的语气很严厉,“如果不是你干的,为什么每次案发前,你的小说里都会有预示?”
“我不知道,”陈默的声音带着颤抖,“我真的不知道,这本书好像在自己写自己。”
就在这时,警察局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警察同志,我知道凶手是谁。凶手是陈默的读者,他一直在模仿陈默小说里的情节作案。”
![]()
警察立刻根据电话里提供的线索,展开了调查。很快,他们就抓到了凶手——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陈默的忠实读者。他说,他太喜欢陈默的小说了,觉得小说里的凶手很“酷”,所以就想模仿他,让自己也成为“英雄”。
真相大白,陈默终于洗清了嫌疑。但他的心里却留下了阴影。他看着自己写的小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热情。他意识到,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随意的情节,都可能对别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后来,陈默销毁了《无声的凶手》的手稿,再也没有写过悬疑小说。他转行写了儿童文学,笔下的故事充满了阳光和温暖。他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而不是恐惧和伤害。
![]()
有一次,陈默在签售会上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拿着他的书,笑着说:“叔叔,你的故事真好听,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写好听的故事。”
陈默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笑了。他知道,自己做对了。文字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伤人,也可以救人。他要做的,就是用文字传递爱和温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