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永乐帝、万历帝的陵寝,第三个被正式开放陵寝的居然是它
![]()
![]()
昭陵的祾恩门是近年来重建的
安葬隆庆帝的明昭陵能被首先修复开放,如今来看也算是跌破明史爱好者眼镜的大事件了。
要说起这昭陵所安葬的帝王,乃是嘉靖帝的儿子、万历皇帝他爹——大明第12位统治者“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这个字的音同“继”,此前,人们一直管他叫作“朱载垕”,后来,发现朱载垕另有其人)。
![]()
![]()
昭陵的祾恩门是近年来重建的
![]()
每当我与他人聊起此君,一般都会拿另一个人作类比,这个人便是孔鲤了。孔鲤的父亲乃是圣人孔丘,而孔鲤之子则为刊定《中庸》的孔汲(子思),只有孔鲤本身一辈子默默无闻,于《论语》当中出场也不过两回:一次是被他爸爸问到“学诗否”;另一次,则被问及“学礼否”。可孔鲤不争气,每次问罢都摇头,这就惹得孔夫子大发雷霆,从而甩出了两句千古名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而与孔鲤有着同样尴尬身份的便是昭陵之主——明穆宗朱载坖了。他的爸爸是统治了大明王朝45年之久的“道君皇帝”朱厚熜;而他的儿子,则为垂拱江山48载的“怠政皇帝”朱祤钧。两朝天子在位时间加起来竟然超过90年,而夹在中间的隆庆朝(朱载坖的年号为隆庆),不过短短的6年而已。
名气不如父兄,并不是说他的施政水平差,事实恰恰要反过来,朱载坖对大明王朝的贡献是前后两代君王无法相比的(除了万历帝不更事时的张居正改革外),如果您看过《大明王朝1566》,就不会忘记那位被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臣簇拥着的裕王爷了。
隆庆帝是个“干实事”的人
就在朱载坖当政的那段日子里,明朝政府竟然同敌对了近200年的蒙古人议和了,这件事,在国史上被称为“隆庆议和”(发生于1570年,即隆庆四年)。
要知道,在大明朝273年的统治岁月里,总共出现过三大边患:蒙古之患、倭寇之患、女真之患。其中的倭寇之患始自元末明初,一直持续至明朝的万历年间,可谓时间跨度最大,但那不过是“腿脚”上的疾患,远不及另两大患来得严重。而有明一代,为了能解决蒙元之患,前有太祖时代的徐达扫北,继而是成祖的御驾亲征,接着又遭遇了英宗朝的“土木堡之变”与景泰帝时的“于谦保卫战”。最终,以穆宗朝册封“顺义王”予俺答汗为标志——这西北之患才算解除。
![]()
俺答汗夫人三娘子的画像
可老天爷却不让明朝天子有丝毫地清闲,西北刚无患事,东北又燃烽火。女真人的领袖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拉开了颠覆大明王朝的大幕。而此时,正值朱载坖的接班人,明神宗万历帝在位之际。
明楼保存得不错,但碑铭却毁
还是回头来谈明昭陵。别瞧它地宫未开,珍宝文物不得见,但参观过定陵的游客或许都会发现,那里宝城之端的明楼已经不复存在。再至昭陵(也可以是长陵),明楼却是保存完好的,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其实要说起来,昭陵的明楼曾毁于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手里,只不过此后入关的清帝,为了能显示自身的正统地位才重新修造起了昭陵的明楼。若要找寻证据,只消登临于其中,䁖上一看穆宗之碑即可,但见此碑,如今乃是千疮百孔,纹路纵横,不去细看,断然认不清上面的字迹,这,便乃被损毁后的遗迹了…
![]()
![]()
![]()
![]()
明昭陵的墓穴,原来是隆庆帝白捡的
若论昭陵的主人,从一开始根本就轮不上隆庆帝。如您知晓一些明史,便会听说过这样一件嘉靖朝的往事,此事曾闹得沸反盈天,造成嘉靖帝朱厚熜与朝臣们严重对立,最终导致君王惰政、权归严嵩。
这件事,便为争嘉靖帝生父名号的“大礼仪”了。
说白了,就是这朱厚熜该任谁为自己法理上的爹。要说嘉靖帝的生父,本是受封于湖北钟祥的兴献王,而满朝官僚希望皇帝认作是爹的却为朱厚熜的伯父——曾做过弘治皇帝的朱祐樘。当然,性格倔强的嘉靖爷死活不干,此事便一直闹了下去,终至“君不理政,臣亦怠工”,两败俱伤。在此过程中,嘉靖帝为其父亲选好的陵寝便为昭陵的原址。闹到最后,胳膊拧不过大腿,作为妥协的结果,官僚们不得不承认——皇上的爹就是爹,皇上的伯父也只能是伯父。
接下来,嘉靖帝所要处理的便是如何安置自己刚刚离世的母亲与远在钟祥的父亲灵柩了。这件事让嘉靖帝纠结了许多,要不把母亲与父亲一并埋在北京,陵寝位置已经选好,万事俱备,只待完工;要不,把母亲送回钟祥,与父亲同葬;要不,让父母亲分葬两地;思来想去,嘉靖帝决定,父亲安葬有日,不宜再迁,还是把母亲送回去吧。
既然嘉靖帝的父亲并未进入天寿山,只是被留在了钟祥本地,但空下来的帝王等级“半成品”陵寝也不能毁掉。待到隆庆帝去世后,自己爷爷被废弃了的陵寝终于又派上了用场,当然,这件事还得由李太后与张居正等臣子决定。
![]()
而今的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
![]()
![]()
![]()
![]()
![]()
![]()
![]()
![]()
![]()
![]()
![]()
![]()
隆庆帝的皇贵妃,为帝都留下的“遗迹”竟比自己的丈夫还多
入住昭陵的,除了穆宗朱载坖本人,还有他的三位皇后。此三后,一位是没享过皇后之福、便溘然夭亡的李氏,昌平人;一位乃陪伴了穆宗6年帝王生涯的皇后陈氏,通州人;还有一位,则是养育了万历皇帝的皇贵妃李氏,通州人。
这位只比她儿子早殁6年的李太后,伴随着自己的儿子,从冯保、张居正的辅政时期开始,荣享了42年的太后之福。由于崇信佛教,且自称为“九莲菩萨”,为此,李太后在京城里外大肆修塔造庙,为后辈子孙留下不少古迹,如今日的长椿寺、万寿寺、慈寿寺塔等,皆与她老人家有关。
![]()
![]()
从昭陵的宝城上东望,所能进入视野的便是朱载坖儿子的定陵了,在那里,游客四季如织,此番景象,远胜过昭陵的人迹寥落。
夹在明楼与宝城之间的乃是一道月牙城。据说修造完陵寝,所有的工匠都要集中于此,服用噾药,然后变为哑巴,以防泄露机密,于是,这月牙城也被称作“哑巴院”。只不过,隆庆帝陵寝的“哑巴院”乃是十三陵中的首创,在此以前,曾经建于天寿山下的8座帝陵并无此种设计。(不信的话,去成祖皇帝的长陵里遛一圈便清楚了)究其原因,是宝城的封土堆砌过高,以致需一堵围墙挡住,从而形成所谓的“哑巴院”,而此后的四处皇坟却都沿用了昭陵的做法,建造起高大的月牙城来。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