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是明朝16位皇帝中,后妃数量最多的一位,除了四位皇后、三位皇贵妃、一位贵妃外,还有36位妃、26位嫔。嘉靖帝继位时尚且只有15岁,去世时60岁,后宫如此多的后妃,按理说嘉靖帝即便没有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生有42个子女,子嗣数量也应当少不了。
![]()
然而嘉靖帝的一生,仅生有:
8位皇子
5位公主
而这13位皇子公主,真正长大成人成婚的,却仅有2位公主、2位皇子。
公主我们暂且不论,这篇文章我们先来看看嘉靖帝的皇子们,8位皇子为何仅有2位长大成人呢?而这2位长大成人的皇子,也仅有1位活到了嘉靖帝病逝,作为嘉靖帝唯一还在世的皇子,自然毋庸置疑继承皇位。
嘉靖帝8位皇子的生母都是谁?
他们又为何早早便去世了呢?
哀冲太子朱载基
嘉靖帝亲封的三位皇后:
孝洁肃皇后陈氏,孕中惹怒嘉靖帝而流产,不久便去世了;
继后张氏,在嘉靖十五年被废
孝烈方皇后,在张氏被废后册立为继后
![]()
嘉靖帝的这三位皇后,仅有陈皇后曾怀孕,但是并未顺利生下皇子公主。孝烈方皇后去世后,嘉靖帝也不再册立皇后;如此一来,嘉靖帝一生中并无嫡子出生。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训: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嘉靖帝自然要将庶长子立为皇太子,也就是说哪位后妃若是生下皇长子的话,便可以真正做到母凭子贵,儿子封太子,而这位后妃则会有皇贵妃(最差也要贵妃)之尊。
而为嘉靖帝生下皇长子的,是嘉靖帝的宠妃阎氏。
阎氏在嘉靖九年时被封丽嫔入宫,因得宠嘉靖十一年便身怀有孕,次年八月生下了嘉靖帝的第一位皇子。此时的嘉靖帝已经27岁,自然很是期盼皇子出生,更何况皇长子还是宠妃阎氏所生,嘉靖帝自然是十分高兴,为皇长子取名朱载基。
![]()
然而皇长子仅活了2个月便夭折了,嘉靖帝将其追封为了哀冲太子。
皇长子夭折后,阎氏再没有怀孕。
不过嘉靖帝宠爱阎氏,嘉靖十三年将其晋封为丽妃,嘉靖十五年将其晋封为贵妃;嘉靖十九年阎氏病逝后追封为皇贵妃。而且嘉靖帝因为阎氏母子的去世十分伤感,在阎氏去世后便将所有生有子女的后妃都晋封为了位份。
行加冠礼后突然去世庄敬太子朱载壡
在哀冲太子去世后,时隔三年嘉靖帝才再次有皇子出生。
嘉靖十五年十月,嘉靖帝的皇次子终于出生了,这一年嘉靖帝已经30岁,可想而知他有多期盼有一位皇子出生,可以继承自己的皇位。
皇次子出生后,嘉靖帝为其取名朱载壡,满月时昭告天下。
至于生下皇次子的昭嫔王氏,则是从嫔位直接晋封为贵妃,成为后宫第二位的存在(嘉靖十九年晋封皇贵妃)。
而王氏能得此,也确实是实至名归,毕竟皇长子早夭,皇次子朱载壡便是嘉靖帝实际上的长子,按照祖制自然要封太子。
![]()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嘉靖帝的生母蒋太后病逝了,嘉靖帝将生母追谥为慈孝蒋皇后;作为“献皇帝”朱祐杬的发妻,自然要与“献皇帝”合葬显陵。为了能让生父生母顺利合葬,嘉靖帝决定在嘉靖十八年二月前往承天(也就是嘉靖帝继位前的封地安陆)巡幸。
在离开京城之前,嘉靖帝将皇次子朱载壡正式册立为了皇太子。
这一年,朱载壡尚且只有3岁。
甚至还没有到出阁读书的年纪,但嘉靖帝不仅命内阁首辅夏言做太子的老师,而且还让尚且只有三岁的太子监国。
因为嘉靖帝担心,自己若是跟堂兄武宗朱厚照那样在南巡的路上“意外落水”,他的皇位也有人继承。而正如嘉靖帝担心的那样,他在巡幸承天的路上确实出现了很多的意外,差点葬身火海,好在锦衣卫指挥使陆柄将嘉靖帝救了出来。
若是嘉靖帝此行如武宗那样的话,作为太子的朱载壡便可以在内阁首辅夏言的辅佐下顺利继承皇位。不过嘉靖帝还是比较命大的,得以安稳回到了京城。
嘉靖帝之所以让夏言做太子的老师,就是想让夏言能好好教授太子治国之道。
然而,夏言自嘉靖十九年开始便慢慢失宠了。
![]()
而与夏言“不和”的两位重臣崛起,
严嵩
徐阶
嘉靖二十七年时,夏言被严嵩诬陷而死。
如此一来,太子朱载壡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有自己背后的势力。
夏言去世这年,太子也已经13岁。
嘉靖二十八年,太子14岁,群臣奏请嘉靖帝能让太子出阁读书。嘉靖帝其实并不想太子出阁读书,想要尽可能多地培养太子如何成为一位一国之君。而且嘉靖帝确实十分喜爱太子,对太子的评价很高:
岂期太子超凡,遂尔长往。且其于人世纷华,一不好玩,动有仙气。今果乃尔。”
但是面对群臣奏请,嘉靖帝也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便决定先为太子行加冠礼,太子的加冠礼十分隆重,上京侯崔元(嘉靖帝的姑父)为掌冠使,严嵩赞冠,徐阶宣读敕戒;待礼成后,群臣向太子行五拜三叩之礼。
![]()
嘉靖帝此举,就是在告诉满朝文武,太子朱载壡便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位大明皇帝。
然而太子行冠礼后却突然生病,而且很快便去世了。
太子朱载壡的早逝,让嘉靖帝十分痛心,将其追谥为庄敬太子。
庄敬太子究竟因何而突然去世,也成为明朝的一大悬案。
庄敬太子的老师夏言,是因为徐阶与严嵩的陷害而被处死,我们不禁怀疑:难道庄敬太子的早逝也跟党争有关吗?毕竟若是来日庄敬太子继位,又怎么会放过害死自己老师的严嵩与徐阶呢?
当然,这仅是我们的揣测。
出生不久便夭折的四位皇子
皇五子朱载墒,嘉靖是六月八月出生,不足月便夭折了;其生母是江肃妃,皇五子夭折后被追谥为颍殇王。
皇六子朱载土沴,嘉靖十六年八月出生,其生母是赵懿妃。皇六子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嘉靖十七年七月便夭折了,被嘉靖帝追谥为戚怀王。
皇七子朱载㙺,嘉靖十六年十二月出生,嘉靖十七年正月便去世了,还未满月便夭折了。其生母是陈雍妃,皇七子夭折后,被追谥为了蓟哀王。
![]()
皇八子朱载土夙,嘉靖十八年闰七月出生,嘉靖十九年三月便夭折了。
这四位皇子出生时,嘉靖帝正值壮年,为何皇子却接连夭折呢?
其实自嘉靖帝开始,明朝的皇子存活率便不是很高:
明穆宗朱载坖,一共生有四位皇子,有两位长大成人,即便长大成人的两位也都不长寿;
明神宗朱翊钧,一共生有8位皇子,夭折三位;一共生有10位公主,夭折8位;
明光宫朱常洛,一共生有7位皇子,仅有明熹宗与明思宗长大成人。
长大成人并成婚的两位皇子
皇三子朱载坖(也就是明穆宗),在嘉靖十六年正月时出生,其生母为杜康嫔(后晋封康妃);
皇四子朱载圳,嘉靖十六年二月时出生,其生母为卢靖嫔(后晋封靖妃)。
两位皇子仅相差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出生,皇四子的生母卢氏更加得宠,再加上嘉靖帝痛失两位太子,不管群臣如何奏请,嘉靖帝都不肯再册立新太子,而且听从道士陶仲文的话,“二龙不相见”
如此在嘉靖朝后期,便出现了“夺嫡之争”。
![]()
嘉靖三十一年时,两位皇子也已经16岁,到了该加冠的年纪。
这年三月,皇三子与皇四子行加冠礼。
次年,两位皇子均迎娶王妃,出宫前往王府居住。
张居正、高拱、陈以勤、徐阶等人先后前往皇三子府邸担任侍讲,来教裕王读书,同时帮裕王塑造一位好皇子的形象。也就是说,张居正、高拱等朝廷重臣,均支持裕王为新太子,继承皇位。
至于皇四子、景王朱载圳,则是有严嵩等人支持。
而且裕王的生母杜康妃本就不得宠,而且在嘉靖三十三年时去世了,最终也只是以妃位的规格下葬,甚至不允许裕王为生母守孝三年;
至于景王的生母卢靖妃,不仅在世,而且还较为得宠。
而且景王很是聪慧,十分善于迎合嘉靖帝;至于裕王则较为迟钝木讷,所以嘉靖帝比较偏爱景王。除此之外,景王可以从生母卢靖妃那里得到不少赐赠,用来广交朝中臣子,所以朝臣们很多便认为,嘉靖帝是打算将皇位传给景王,而非年长一个月的裕王。
![]()
至于已经失去生母的裕王,不仅过得比较穷困,甚至连皇室的恩赐,都不敢直接向嘉靖帝求得。
甚至裕王的长子出生,嘉靖帝都不是很高兴,因为裕王长子的出生在了杜康妃的丧期内。而且嘉靖帝拒绝为长孙告庙、颁诏、受贺,因为若嘉靖帝允许了,便是在承认裕王的太子之位,承认裕王长子的“太孙之位”。
所以自此以后,裕王再有儿子出生,也不敢上奏嘉靖帝。
自庄敬太子去世后,不管徐阶如何奏请嘉靖帝册立新太子,嘉靖帝都不同意,而且让两位亲王享受同等的待遇,这让朝臣们确实有些猜不透嘉靖帝的心思。
至于作为嘉靖帝实际上长子的裕王,也看不到被立为太子的希望。
嘉靖三十九年,京城有流言说:严嵩想要谋害裕王,以确保景王能被封太子。
嘉靖帝为此十分生气,处死了前左春坊左中允郭希颜,而且还让景王前往自己原本的封地安陆就藩。两年后,徐阶取代严嵩成为内阁首辅,虽然徐阶是裕王的老师,但这并不意味嘉靖帝已经默认了裕王便得到了太子之位。
因为在嘉靖四十三年时,嘉靖帝还曾提出自己对裕王的不满。
![]()
有宦官将嘉靖帝的想法告知了远离京城的景王,景王还曾上疏请求前往武当山为嘉靖帝祈福。嘉靖帝照准后让徐阶拟制,正当徐阶为难的时候,却传来了景王生病的消息。
徐阶便趁机拟旨让景王好生歇息,暂时不需要动身;而没过多久,景王便去世了。
就这样,裕王便成为嘉靖帝唯一还在世的皇子,自然便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
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嘉靖帝病逝了,裕王朱载坖继承皇位,改年号为隆庆,史称明穆宗。虽然明穆宗得以继承皇位,但是他在位时间也并不长,隆庆六年便去世了,在位仅六年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