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脑机接口:脑机接口市场正处于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
Neuralink首任总裁马克斯·霍达克离职后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 Corporation,通过植入物PRIMA,使失明患者产生“人工视觉”,让他们可以阅读文本和做填字游戏。这种植入物是放置在视网膜下的微电子芯片,芯片利用安装在一副眼镜上的摄像头发出的信号,发射脉冲电流,绕过因黄斑变性而受损的感光细胞,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近年来,脑机接口正逐步从基础研究向应用探索过渡,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全球脑机接口市场正处于“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据麦肯锡估算,预计在2030-2040年,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1450亿美元,其中严肃医疗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150亿-850亿美元,消费医疗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250亿-600亿美元。
![]()
方正证券指出,脑机接口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底层革命性技术,医疗康复为首个落地突破口,长期或重塑教育、娱乐、军事等多产业生态。
A股上市公司中
盈趣科技: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中,公司主要与厦门北洋瑞恒智慧健康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医学部及海河实验室等机构开展合作,研发脑电波监测感应头带硬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脑机疲劳驾驶监测方案、脑机睡眠增强方案等产品,硬件应用领域广泛。
创新医疗:公司子公司博灵脑机医用版产品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测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了100多例患者的测试。
2、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成为解决高性能设备能量瓶颈的重要方向
媒体报道,固态电池无疑是今年以来科技成长板块最受关注的板块之一,政策端和需求端多方发力,实际落地预期已提前至2026年左右。产业资本开支大增。以wind固态电池指数成分为研究对象,梳理2025年中报,记者发现,53家A股相关上市公司中,只有3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不过,有44家上市公司固定投资扩张率正增长,30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目前,全球主流车企及电池龙头纷纷通过官方渠道明确固态电池产业化时间表。比如丰田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试产,2030年后将大规模生产;比亚迪预计2027年启动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宁德时代也宣布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
![]()
招商证券表示,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能源革命的关键技术,其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eVTOL、储能与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正逐步显现。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以其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优的安全性和更广的适应性,成为解决高性能设备能量瓶颈的重要方向。
A股上市公司中
当升科技: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批量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国内外主流固态电池客户,成功应用在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先惠技术:公司自2024年7月2日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签署《合作研发协议》以来,双方围绕全固态电池核心关键装备的研发工作高效推进,先惠技术于2025年6月顺利完成设备交付,目前设备运行状态稳定良好。此外,双方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创新上已实现突破性进展,相关技术成果已成功落地中试应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