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万彩礼打水漂?贵州“闪婚骗局”案情曝光,这事简直能气死人。
贵州一个29岁的安徽小伙何先生,通过婚介认识当地34岁女子陆某,结果认识不到5天、只见两次面就闪婚,前后砸进去接近30万彩礼和各类费用。
谁能想到,结婚刚一个月,女方直接找借口消失,电话微信全拉黑,何先生彻底“人财两空”。
其实套路特别老套,婚介把陆某包装成“真心找对象”,一见面就催着领证,开口要巨额彩礼,还说“得取现金才有面子”。
等钱一到手,女方立马演戏,先回娘家“办事”,再谎称“老人病重”,最后彻底失联。
更绝的是,何先生后来才知道,这女的之前有两次婚姻记录,甚至还有吸毒史,婚介却压根没核实!幸好贵州警方最近抓了人,确认陆某已被刑拘,正在追赃。
但你说这事儿离谱吗?
类似的案子一抓一大把,贵州另一个罗某分,先是被丈夫起诉要求退还14万彩礼,她干脆破罐子破摔,连续骗了两个外地男人各16万,取现后直接打网约车逃跑,最后在美容院做美甲时被抓。
还有江苏的案例,已婚女陶某和别人领证骗了6.8万彩礼,法庭上居然自称“被同伙威胁”,结果被判三年三个月,这帮人简直把婚姻当提款机!
![]()
案子一爆,全网直接骂疯了。好多人都说:“判得太轻了!这不就是组团诈骗吗?” 尤其是前段时间“新郎结婚当天跳河”的新闻出来后,更多人意识到,这些骗婚案背后,是男方全家被掏空的悲剧!
为什么大家这么愤怒?
因为骗婚的代价太低了。
比如贵州女子尚某,连续骗三个男人61万彩礼,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只判了四年半。
还有湖南的案例,一伙人合伙骗彩礼23万,主犯才判五年。
网友狂刷:“骗一个人毁一个家,判几年就完事了?”“她们出狱后换地方重操旧业,谁能查出来?”
更扎心的是现实,农村大龄男青年相亲难,全家攒十几年钱付彩礼,结果娶来个“演员”。
有网友吐槽:“骗婚比打工赚钱快多了,骗一次二三十万,蹲两三年监狱,出来还能再骗。”
很多人呼吁:法律必须把这种“职业骗婚”按团伙诈骗罪重判,而且婚介得连带担责!不然每次都是“抓了放、放了骗”,根本遏制不住。
![]()
![]()
你以为只是个别女的坏?
错!背后是条成熟的黑产链!苏州工业园区之前端掉个婚介公司,内部资料显示:“红娘”拉人提成10%,“谈单员”拿30%,“婚托”日薪200加奖金。老板每周培训话术,要求婚托“至少聊七天再拉黑”,演戏演全套。
这种产业链有多野?
浙江有个团伙甚至搞起跨国婚介,专骗农村大龄男,说介绍老挝新娘,收完15万后只给女方家2万,剩下的全分赃。
更荒诞的是,有些婚介和女方根本是“长期合作”,比如贵州熊某的案子,她和男友、中介联手,骗到13万彩礼后当场转账分钱,连“三金”都立马变卖。
网友总结出防骗指南:“反常必作妖”, 一见面就逼你闪婚、非要现金彩礼、总用家里出事当借口的,八成是套路。
但光靠个人警惕有用吗?平台审核形同虚设,犯罪成本低,才是根源。
有人讽刺“婚介公司嘴上说‘包结婚’,其实包的是‘婚托的业绩’!”
现在最高检和公安部已经开始专项打击,光去年就办了1500多起婚介犯罪。
但大家最期待的,还是法律能真正“杀鸡儆猴”,别让老实人的真心,变成骗子的年终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