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61岁的张阿姨是位资深股民,
常年与K线图、财报打交道,
好视力对她而言是“刚需”。
可半年前,
她的双眼视力突然“掉链子”:
看屏幕上的数字像蒙了一层雾,
戴老花镜也无济于事。
到东南眼科医院检查后,她被确诊为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右眼视力仅0.02,左眼视力0.15。
“白内障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引发青光眼等并发症。”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东南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学科带头人赵广愚副主任医师指出,像张阿姨这样对远、中、近视力都有高要求的群体,如果接受传统白内障手术治疗,只能解决“看得见”的问题,但近距离用眼时还需要佩戴老花镜。
![]()
赵广愚院长为患者做检查(资料图)
从“有刀”到“无刀”:飞秒激光+三焦点晶状体,定制“全程清晰”视界
针对张阿姨的需求,赵广愚团队制定了“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二焦点人工品状体植入”的个性化方案。这场仅用了10分钟左右的手术,成为她视力重启的转折点。
所谓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是通过LenSx飞秒激光系统替代传统手术刀,完成切口制作、晶状体撕囊、劈核三大核心步骤。“过去靠医生经验手工操作,现在全由电脑数字化控制,切口误差缩小到微米级。”赵广愚院长解释,飞秒激光的“微创”特性让手术切口仅1.8毫米,配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在解决白内障问题的同时能同步矫正老花、近视、远视。
术后第一天拆纱布时,张阿姨第一时间拿起手机点开炒股APP——熟悉的K线图清晰呈现,连小数点后的数字都分毫毕现。术后复查,双眼远、中、近视力均恢复到0.8,满足炒股、看手机、日常活动等的需求。
技术革新背后:从“治盲”到“优视”的跨越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过去,患者术后能“看得见”已算成功;如今,随着生活品质提升,“看得清”“看得舒服”“看得持久”成为新需求。
东南眼科医院紧跟国际眼科技术前沿,早在2016年就引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开展老花眼白内障手术,患者涵盖医生、教师、设计师等多个群体,其中也包括该院的几位眼科老专家。
“曾经有一位65岁的退休教师,接受手术后不仅能看清黑板上的板书,还能辅导孙辈作业;另一位70岁的高尔夫爱好者,现在挥杆时再也不用眯眼找球。”赵广愚表示,技术的进步让白内障治疗从“复明工程”升级为“视觉质量优化工程”。
飞秒激光的三大优势,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其一,微创精准——电脑控制切口,避免人为误差,降低手术创伤;其二,损伤更小——激光间劈开混浊晶状体,实时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控确保操作安全,术后恢复更快;其三,视觉更优——关键步骤标准化,为三焦点等高端晶体提供精准平台,真正实现远、中、近全程清晰。
赵广愚强调,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确切手段,而选择适合的人工晶状体,能让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不仅能解决白内障、老花眼,还能预防部分因晶状体混浊诱发的青光眼等问题。
晶彩重阳 清晰同行
关注中老年老花白内障
岁岁重阳,敬老情长。10月29日,东南眼科医院将举办“晶彩重阳 清晰同行”公益活动,届时,赵广愚副主任医师将到现场开展老花眼白内障科普知识讲座,为到场市民答疑解惑。此外,活动现场设有公益眼健康检查,参加活动者还将获赠伴手礼一份。活动采取预约制,限80人报名。
活动时间:10月29日(周三)上午8:30-11:00
活动地点:台江区西二环南路35号(宝龙城市广场旁)东南眼科医院台江院区9楼
(张帅、张世杰)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