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月17日,重庆千里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一消息迅速在智能出行领域掀起波澜——距离奔驰战略入股力帆控股仅过去不到一个月,这家曾深陷困境的传统车企接连释放重磅信号,资本节奏之迅猛令人瞠目。
2
在这场变革背后,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掌舵者印奇。2024年他以19.91%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董事长时,业内便已有预判:这位出自清华姚班、一手将旷视科技打造为AI领军企业的技术先锋,或将彻底重塑一家制造业老厂的基因。
![]()
3
事实正沿着预测展开。印奇上任后立即推动企业更名,由“力帆科技”转型为“千里科技”,并推出全新品牌“AFARI”,其命名中暗藏“AI赴远方”的深层寓意,昭示着向智能化未来进发的决心。
4
团队配置更是堪称豪华:副总裁鲍毅拥有丰富投融资经验,总裁周宗成长期扎根汽车制造一线逾二十载,联席总裁王军则深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三十年。三人分别代表资本运作、实体制造与前沿科技,构成驱动企业跃迁的“铁三角”力量。
5
这样的复合型管理架构在行业中极为罕见。多数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缺乏量产能力,而传统车企又普遍面临智能化转型迟滞的问题。千里科技却成功整合了双方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
![]()
6
从资金支持来看,企业的背书同样强劲。吉利不仅是其最大客户,也是核心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采购额占总采购量的29.7%,相关收入贡献达33.2%。这种双向绑定关系为企业平稳过渡提供了坚实支撑。
7
更为关键的是奔驰的战略注资。作为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的巨头,奔驰所拥有的国际渠道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有望助力千里科技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加速出海布局。
8
回溯历史,千里科技前身力帆曾是中国民营车企的重要代表,起家于摩托车产业,后拓展至整车制造。然而因经营策略失当陷入危机,最终通过破产重整得以重生,过程中得到了吉利与重庆地方政府的鼎力相助。
9
如今,在AI领军人物主导、两大行业巨头协同护航之下,这家企业已不再只是谋求复苏,而是瞄准全新赛道发起系统性突围。
![]()
10
研发烧4亿仍亏3亿,千里科技的智驾转型难在哪?
11
没有人质疑千里科技投身智能驾驶领域的坚定意志——研发投入自2022年的9070万元猛增至2024年的4.07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就投入2.88亿元,投入强度比肩头部纯技术型智驾公司。
12
但财务数据也揭示了现实压力:2023年净亏损2.62亿元,2024年扩大至3.29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16亿元,且当前85%的营收仍来源于传统汽车及摩托车业务。
13
深入分析可发现,其转型路径并非无根之木。传统板块中蕴藏着重要资产——与吉利联合打造的睿蓝汽车项目,已将换电模式推向大众化价格区间。
![]()
14
睿蓝7车型采用车电分离方案后售价低至8万元,单次换电时间控制在40秒内,依托自主研发的水晶换电平台,兼容轿车、SUV等多种车型结构,合作运营方易易互联已建成换电站超过450座。
15
这一体系绝非局部尝试,而是构建了一个可复制、可扩展的能源补给生态,恰好能与新兴的智能驾驶技术形成协同效应。
16
例如,公司自研的RLM智能驾驶模型覆盖L2到L4全场景功能,其AGIL3级智能座舱系统更是行业内首个达到该标准的产品。若能深度嵌入睿蓝系列换电车型,极有可能打造出兼具成本优势与科技体验的独特产品矩阵。
17
当然,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依然显著,其中最突出的仍是对于吉利的高度依赖。
![]()
18
尽管来自吉利的采购与收入占比已从早前的5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左右,但单一客户权重依旧过高,供应链与市场端的风险集中度不容忽视。
19
再先进的智驾技术,终究要落地应用才能产生价值。值得肯定的是,千里科技目前已累计获得49款车型的设计订单,其中8款实现量产交付,并与吉利、路特斯共同设立“千里智驾”公司,专注于技术商业化落地。
20
总体来看,企业正处于“传统产业稳底盘”与“智能科技冲前沿”的双重轨道交汇点。持续的研发投入不可避免,但真正的胜负手在于:能否快速推动智驾系统在更多车型上规模化搭载,从而在登陆资本市场后真正实现“千里奔袭”的战略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