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城里社区的 “家门口幸福” | 五年答卷

0
分享至


今年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为深入挖掘并展现脱贫地区在五年过渡期间的有效做法和创新实践,农视网特别策划《五年答卷》专题报道。本期报道,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乡理乡亲》栏目记者走进山西大同长城里社区,这个曾陷“一人挣钱全家花”困境的搬迁社区,用五年实现从“稳得住”到“能致富” 的跨越——就业倍增、“家门口就业”兴起。背后的变化源于国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落地,也离不开人社部派驻书记杨长明与干群的实干。


(长城里社区;摄影:申洪超)

2025年8月的清晨,山西大同天镇县的风里还带着几丝凉意,长城里社区的共富工坊却先热闹起来——窗台上的中国结流苏被风吹得轻轻晃,穿红马甲的居民围坐成圈,跟着老师念直播话术,偶尔有人举着手机录屏,笑声裹着 “这个词怎么说更顺口”的讨论飘出门外。

拐进居民楼,三楼张大姐家的客厅亮着暖光,她左手抱着刚睡醒的小孙子,右手捏着彩线穿针,茶几上摆着半成型的流苏挂饰,“等会儿接大孙女放学前,还能再做两个,不耽误看娃,还能挣零花钱。”

“万家乐移民新区”是山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长城里社区就在其中。如今家家户户亮着的“就业灯”,藏着五年过渡期里最实在的温暖——从2023年到2025年,就业人数从865人涨到1520人,人均收入多了2000多元。而这一切的开始,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派驻的帮扶干部杨长明,想帮居民们圆一个“既能顾着家,又能挣着钱”的简单心愿。


初入社区:

过渡期里的“就业堵点”与政策锚点

2023年9月,杨长明从“杨处长”变身为驻村“杨书记”,进驻长城里社区。彼时,社区已在2019年依托“五个一批”易地搬迁工程完成入住,“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地,学校、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一应俱全,但“稳增收”的核心诉求仍悬而未决。社区书记郁志鹏的一句话点破关键:“不少家庭是一人挣钱全家花,就业水平拖了后腿。”

作为人社系统派驻干部,杨长明深知过渡期“防返贫、促增收”的政策要求——国家明确将“就业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核心举措,尤其针对易地搬迁安置区,强调要 “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他起初信心满满,依托人社部门政策资源,联合企业办招聘会、协调外地岗位、招商引入两家企业,可“三把火”烧完,仅新增10个就业岗位,近乎零增长。“政策方向没错,可为啥落地没效果?”杨长明的困惑,指向了政策与群众需求的 “最后一公里”。


(杨长明向群众了解社区情况;摄影:申洪超)


摸清需求:

政策下沉破解“四不”困境

“要让政策管用,得先懂群众的‘放不下’。”杨长明带着工作队员逐户调研,终于摸清了“堵点”:社区常住居民中,老人、妇女、儿童占比超70%,多数家庭面临“放不下家务、撇不开家人、离不开家门、走不出家乡” 的困境——张大姐要接送孙子上学,没法去离家较远的工厂;李阿姨要照顾卧床老人,连半天离岗都难;王大爷身体不便,想干活却没合适门路。

这一发现,让杨长明重新锚定政策方向。国家在过渡期内强调“精准帮扶”,就业帮扶不能“一刀切”,必须贴合搬迁群众的“家庭责任”实际。他立刻向派出单位汇报,借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奔赴浙江义乌、东阳考察,目标很明确:找能让居民 “居家干、灵活干”的产业。为了对接订单,他跑了20多家企业,甚至有次洽谈至后半夜,终于拿下首批10万个中国结加工订单——这正是“产业帮扶政策”与群众需求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技艺简单、无需重投资,在家就能操作,兼顾增收与顾家。


(杨长明到浙江义乌考察;图源:杨长明提供)


精准施策:

政策创新织密“就业网”

订单有了,新的问题又来:培训场地布置好,仅来了4位居民。杨长明没有气馁,而是从“政策服务适配性”入手,推出“三多”举措,让就业帮扶真正走进居民生活:

多办几期培训:避开居民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的高峰,将培训拆成“碎片化课时”,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随来随学,用“小而频”代替“大而全”,积少成多吸引参与者。

多布几个场地:把“加工厂” 搬到社区门口,在3个居民楼片区设加工点,还将模具、线团送到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落实 “贴身服务” 政策,让居民 “能在哪干就在哪干”。

多找几类订单:除了中国结,又对接流苏、书包缝制等不同难度的订单,按居民年龄、技能、时间灵活匹配—— 老人能做简单的穿线,年轻人可学复杂的刺绣,实现 “能干啥活就有啥活”。

杨长明还带头学编中国结,“大男人都能做”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他自费买剪线器、绕线盘等 “提速神器”,手把手教学;又借着“数字乡村”政策东风,带领居民搞直播带货,既拓宽销路,又吸引新订单。渐渐地,一个“1个共富工坊+1所公益课堂+N个家庭工作室”“居家散工+基地集群” 的就业网成型,“技能传授+来料加工+产品包销+直播带货”的帮扶新模式落地,居民实现了“炕头就业、楼洞增收”。


(杨长明给居民培训中国结编织技艺;摄影:申洪超)


振兴蝶变:

政策实效点亮“新生活”

就业活了,社区的变化不止于收入。

村容村貌更暖了:居民用增收的钱装点自家阳台,社区广场上多了休闲聊天的欢声笑语;共富工坊的玻璃门上,贴满了居民的“增收喜报”,成了社区的“风景线”。

文明乡风更浓了:曾经因“没活干”产生的闲言碎语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谁编的中国结好”“谁直播卖得多”的良性比拼——居民们聚在工坊里交流技巧,谁家忙不过来,邻居会帮忙捎带加工材料。

精神面貌更足了:以前见人低头走的妇女,现在能自信地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以前觉得“搬迁后没奔头”的老人,现在会主动问“下次培训啥时候开”;甚至有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后,选择回来加入直播团队。

2025年,长城里社区的就业格局已实现 “更充分、更高质量” 的目标,2846名居民中,留守妇女、老人及残疾人群体(占比约 65%)大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杨长明说:“不是我做得好,是政策找对了方向,群众愿意跟着干——易地搬迁社区的振兴,关键是让政策接住群众的‘放不下’。”


“家门口”就业成果显著;摄影:申洪超)


记者手记


政策落地的“温度”,藏在“贴合民心”里

离开长城里社区时,共富工坊的直播还在进行,主播是曾经因照顾老人无法外出的居民李大姐,镜头前的她笑容灿烂:“在家编中国结,一个月能挣3000多,既能顾着家,又能挣钱,这政策真是暖到心坎里!”

这一刻忽然明白,过渡期里的乡村振兴,从来不是政策的“单向输出”,而是像杨长明这样的驻村干部,把国家“防返贫、促增收”的大政策,拆解成“送订单到家、送培训上门”的小举措——让政策贴着民心走,让搬迁群众从 “搬得出”真正走向“能致富”,让楼洞里的每一盏灯,都成为照亮民生希望的“增收引擎”。

长城里社区的故事,是过渡期内就业帮扶政策持续落地的缩影。当政策不再是“纸上条文”,而是能接住群众的“急难愁盼”,就能激活无数个“家门口”的振兴可能,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暖、底气更足。

记者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乡理乡亲》栏目 宋午

编辑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杨 巍

往期推介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军机Talk
2025-11-08 13:17:42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8强席位出炉!头号种子拒绝爆冷,3:1逆转晋级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8强席位出炉!头号种子拒绝爆冷,3:1逆转晋级

国乒二三事
2025-11-08 13:10:40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诗意世界
2025-11-07 09:35:12
突发!3.7亿流拍!厦门这个曾辉煌一时的商业地标,无人接盘!

突发!3.7亿流拍!厦门这个曾辉煌一时的商业地标,无人接盘!

福建看房
2025-11-08 15:01:13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吃瓜局
2025-11-07 14:15:39
台当局做战斗准备!赵少康逼降亲陆派,连战送郑丽文8个字

台当局做战斗准备!赵少康逼降亲陆派,连战送郑丽文8个字

文史旺旺旺
2025-11-07 19:52:06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8 12:49:46
59岁才明白:夫妻太客气,生活冷冰冰,婚姻里最怕这一点

59岁才明白:夫妻太客气,生活冷冰冰,婚姻里最怕这一点

晓艾故事汇
2025-11-08 17:06:41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24分6板9助!就在今天,一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24分6板9助!就在今天,一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8 15:03:18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05:14
代入郑智化视角去上了个班,我终于知道:八千万残障人士去哪了?

代入郑智化视角去上了个班,我终于知道:八千万残障人士去哪了?

新住家居
2025-11-07 19:05:12
晚年的丁盛提篮子买菜,有人叫他“丁司令”,他摆摆手:叫老丁!

晚年的丁盛提篮子买菜,有人叫他“丁司令”,他摆摆手:叫老丁!

大运河时空
2025-11-07 19:30:02
浙江20岁女子隐私部位已经80岁了!医生:立刻停止

浙江20岁女子隐私部位已经80岁了!医生:立刻停止

深圳晚报
2025-11-07 23:56:11
不雅照后续!知情人爆料:女医生已离婚,偷拍者是她另一情人?

不雅照后续!知情人爆料:女医生已离婚,偷拍者是她另一情人?

何慕白
2025-11-08 16:45:51
郑丽文纪念吴石,蔡正元阴阳怪气,蒋万安反应曝了

郑丽文纪念吴石,蔡正元阴阳怪气,蒋万安反应曝了

李博世财经
2025-11-08 09:58:45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形势逆转!3名大法官倒戈,贝森特向美高院摊牌:整个国家将陪葬

形势逆转!3名大法官倒戈,贝森特向美高院摊牌:整个国家将陪葬

墨兰史书
2025-11-08 04:35:03
乌度卡痛批全队太软!杜兰特8失误火箭全线崩盘

乌度卡痛批全队太软!杜兰特8失误火箭全线崩盘

体坛周报
2025-11-08 15:50:13
“轮椅总裁”李创利:身高不到1米,赚3亿后娶1米7的女秘书为妻

“轮椅总裁”李创利:身高不到1米,赚3亿后娶1米7的女秘书为妻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8 14:13:33
2025-11-08 22:07:00
农视网 incentive-icons
农视网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
20086文章数 550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四倍于小米17系列!iPhone17系列销量再创新高,有你的一份吗?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福建舰常驻地为三亚军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