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并非纯粹运气,而回望中国百年,10个关键路口,而每一次选择都关乎国家命运。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从此这个东方古国被卷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弱、败、赔,到更弱、更败、更赔,中华民族的命运滑向深渊。
![]()
所以并非奇怪,它既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在清末到民国的历史舞台上,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各种党派林立并起,但最后真正承载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
李鸿章曾感叹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旧中国这个主权国家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人成了亡国奴。
![]()
而我国正式开启国运期,都与世界大战有关。中国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二战中加入同盟国,这两次站队都抓住了机遇。特别是二战后,中国凭借东方主战场的贡献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秩序中赢得了话语权。
如果日本没有偷袭珍珠港,或将中国彻底推向轴心国,历史可能完全不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
中国迅速把握这一机遇,于12月9日正式对轴心国宣战,坚定加入同盟国行列。
这一抉择使中国成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最终以战胜国身份迎来1945年日本投降,收复了东北、台湾等失地。
更关键的是,中国因此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获得了战后国际秩序中的话语权。反观日本,明治维新积累的国力消耗殆尽,至今在政治和军事上受制于美国。
![]()
而这紧跟便是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的第三次国运和第四次国运,解放战争抓住美苏注意力的窗口期,而随后的朝鲜战争,决策层顶住压力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将联军推回三八线以南,不仅粉碎了域外势力染指东北的企图,更赢得了苏联的156项工业援建,可以说为新中国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紧跟第五次国运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利用古巴导弹危机窗口进行反击,再度显露解放军保家卫国的使命以及对保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守护能力。
![]()
这转折也是顺势来到第六次国运“两弹一星研发”时期!
19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甚至考虑对中国进行核打击。面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中国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核武器的战略抉择。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试验成功。
![]()
而“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在极端恶劣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了战略威慑能力,避免了被核讹诈的命运。
这一时期有多重要呢,没有这个前提,后来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都将失去安全保障。
一切向好之际,紧跟中美建交!
![]()
也是因为中美建交,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只得说当感受到历史的推背感,一切就开始变得游刃有余。
第八次国运改革开放时期,使得此后几十年,中国以惊人速度发展,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九次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工厂”供应链开始在国际崭露头角,第十次国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逐渐让世界认识什么才是中国。
![]()
直到如今08年北京奥运会依旧是奥运史上的辉煌一笔,而曾经的“中国工厂”,如今已经是国际经济市场供应链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而回望这十次国运转折,却是可以清楚国运并非纯粹运气:它更依赖于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对时机的精准把握以及为了国家利益做出艰难抉择的魄力与勇气。
另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是抓住机遇的关键。
![]()
只得说实力是根本保障,无论是"两弹一星"代表的国防实力,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自身的硬实力始终是国家掌握命运的基础。
而如果没有坚定的国家意志、正确的战略判断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再好的历史机遇也会白白流失。
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全球大博弈已经展开。
![]()
俄乌冲突只是国际秩序变革的起点,中美竞争将成为未来十年的主旋律。在这场历史性竞争中,中国第一次成为全球博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对我们的战略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博弈是残酷的,一招不慎可能导致满盘皆输。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以史为鉴,汲取前人的智慧与耐心,才能在新一轮国运考验中赢得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