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来我国的发展迅速,但是却依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可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在地中海的附近,一个发达国家几乎被中国人“买”了下来。
今年端午马耳他的首届龙舟赛,一夜之间火爆全球。
一个位于地中海附近的国家,竟全部都是中国面孔。
![]()
让人更意外的是,在马耳他的超市里,卖的最多的则是老干妈和螺蛳粉。
直到关于马耳他的人口数据公布,大家才发现。
![]()
在这个人均GDP高达5.2万美元的发达国家,几乎被中国包圆。
每10个新移民中,就有9个持有中国护照。
![]()
“这里快被中国人买下来了。”当地房产中介开玩笑地说,但数据明显不是玩笑。
如今华人已接近马耳他总人口的2%,且87%的新移民来自中国。
![]()
马耳他的面积仅相当于北京一个区域的2/3,却是全球唯一的“四位一体”国家。
所以一本马耳他护照,等于同时拥有了欧盟通行证和英联邦VIP卡。
![]()
对经常往返中欧之间的生意人来说,这是无可替代的便利。
更现实的是教育捷径,马耳他全国340所学校,实行16年免费英式教育。
![]()
但真正让中国家长心动的,是那条通往985高校的“捷径”华侨生联考。
同样的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能上重点大学,参加国内高考可能只能读普通本科。
![]()
这种教育套利,让很多中产家庭动了心。
2023年马耳他人均GDP突破5.2万美元,是中国的三倍多。
![]()
这个数字背后,是旅游、金融和新兴的数字产业共同撑起的经济奇迹。
“一个人申请,四代移民”马耳他的永居政策,精准击中了中国家庭的核心诉求。
![]()
政策对“子女”的界定宽至29周岁,这意味着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和父母一起移民。
可能是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移民,马耳他的移民门槛也开始提高。
![]()
2023年以来马耳他政府收紧了移民政策,加强了背景调查,投资门槛也有上调趋势。
如果说想要获得马耳他永居,申请人需要证明总资产超过50万欧元。
![]()
通过购房不低于37.5万欧,而租房年租不低于1.4万欧方式完成投资,并支付8-11万欧元的捐款和管理费。
而当地的一瓶矿泉水2欧元,一颗花菜15人民币,这里的物价是国内一线城市的1.5倍。
![]()
马耳他本来就作为岛国,约70%的商品依赖进口。
这不仅推高了物价,还常常导致特定商品缺货。
![]()
更严峻的是就业困境,根据马耳他劳工部门规定,企业招聘需遵循“本地劳动力优先”原则。
职位必须公示28天,确保没有本地人和欧盟公民应聘后,才能轮到非欧盟移民。
![]()
基础设施的局限,也出乎许多人意料。
马耳他大部分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公交班次稀疏且经常晚点。
![]()
电力设施老旧,偶尔会停电,网络信号也不稳定,这在2025年很难想象。
但是对于马耳他来说,这已经是常态了。
![]()
面对这些挑战,马耳他的华人社区却展现出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如今形成了完整的华人生态圈。
新一代华人移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餐馆和超市,开始进入房地产、金融服务和数字科技领域。
![]()
针对区块链产业,马耳他政府推出了友好的监管政策,吸引了一批中国数字创业家。
![]()
这使得新移民的适应期,从过去的半年缩短到现在的两个月。
在马耳他,你几乎可以用中文生活。
![]()
从华人超市到中医诊所,从中文学校到龙舟赛,这里已经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华人生态。
如今马耳他的吸引力依然存在,但环境正在变化。
![]()
一方面马耳他政府正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在戈佐岛推广太阳能农场,试图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另一方面作为岛国,马耳他面临严峻的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高温天气增多是现实威胁。
![]()
小国寡民的状态决定了发展潜力有限,马耳他的一些优势是建立在‘小’的基础上的,但这种‘小’也限制了它的天花板。
远超正常发达国家0.5%的人口增长率,这种快速增长主要来自非欧盟国家公民的涌入。
![]()
这个被戏称为“欧洲新加坡”的岛国,如今正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寻找着自己独特的前行轨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