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防治害虫的原理:
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以虫治虫是很常见的手段。
赤眼蜂是鳞翅目害虫重要的卵寄生蜂,因其眼是红色的而得名,该寄生蜂在玉米、甘蔗、水稻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蔗螟、水稻螟虫、菜粉蝶等害虫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
![]()
鳞翅目是许多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其幼虫以咀嚼式口器大量取食(咬食)农作物而造成为害,有些种类有钻蛀到作物组织中取食,为害方式隐蔽,利用药剂防治有很大的难度。而赤眼蜂可以寄生它们的卵,导致害虫在卵期就死亡,妥妥地将害虫扼杀在摇篮里,以防止其发育成幼虫后对作物造成为害。因此,利用赤眼蜂防治这一类害虫很有效果。
![]()
目前在生产上常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蔗螟、水稻螟虫等钻蛀为害的害虫,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实践。放蜂时间:监测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预测成虫产卵高峰期,在此时期释放效果最佳。放蜂量:每次7000~8000头/亩,连续释放2~3次,间隔10~15天。放蜂方法:①、人工放置赤眼蜂卡:采用人工将含有赤眼蜂的蜂卡放置在玉米地中。
![]()
②、利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被装在乒乓球大小的银灰色弹丸中,通过无人机将赤眼蜂蜂球均匀地散落在玉米地里。
![]()
应用前景:果树上也有许多鳞翅目害虫,赤眼蜂也已可以人工规范化生产,未来可以利用赤眼蜂防治果树上的鳞翅目害虫。
本文作者:冼继东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致力于果树、蔬菜以及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和非化学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为有机水果、有机稻米、有机蔬菜等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拥有丰富的生态种植实战经验。
加入「生态种植实战营」知识星球,与国内顶尖生态种植高手及优秀种植者交流同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