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杨瀚森在NBA选秀大会上被念出名字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像突然开了“全员可见”模式——从前是篮球圈里小有名气的新星,如今直接跃升成了“国民级盯梢对象”。球迷们的关注点细致到离谱:训练馆食堂拍的餐盘里有几块牛排要数清楚,力量房举的哑铃重量得换算成公斤讨论,就连穿的球鞋配色,都能在论坛开个几十楼的分析帖。前段时间NBA季前赛拉开帷幕,杨瀚森终于穿着新球队的球衣站上了异国赛场,可表现并没有像部分球迷期待的那样“炸场”,既没有隔人暴扣的名场面,也没有精准助攻串联全队的高光时刻,顶多算是“刚进游戏新手村,还在试探野怪攻击模式”的青涩状态。
![]()
这波不算亮眼的表现,可把一群抱着“厚望滤镜”的球迷急坏了。要知道,从杨瀚森宣布参加选秀开始,不少人就自动给他贴上了“姚明2.0”“中国篮球新希望”的标签,甚至已经在脑海里预演了他拿全明星票王、率队夺冠的剧本,就等着看他一登陆就carry全场。结果现实给了这群急性子一记温柔的耳光:人家杨瀚森说到底只是个16顺位的“NBA萌新”啊!要知道NBA可是全世界篮球天才的聚集地,这里的每一个对手都经过千锤百炼,别说刚入行的新人,就算是打了两三年的老将,也得慢慢适应节奏。篮球这事儿又不是手机游戏,充个VIP就能直接满级满装备,总得给小伙子点熟悉战术、打磨技术、适应对抗的“打怪升级”时间吧?
![]()
但激进球迷们哪管这些“客观规律”,在他们眼里,输球就像家里遥控器找不着了的暴躁家长,必须立刻揪出一个“背锅侠”才能解气。一开始他们还对着杨瀚森本人指点江山,在评论区敲着键盘当起了“战术大师”:“脚步太慢不知道练吗?”“传球视野太差,跟没开地图似的!”“不够猛,没点血性!”骂着骂着,这群人突然灵光一闪——哎,球员本人好像不太好骂得太过分,不如找个更“好拿捏”的软柿子捏?于是矛头“唰”地一下,精准转向了杨瀚森的女朋友,那架势仿佛找到了输球的“终极答案”。
![]()
一套堪称离谱的“甩锅逻辑链”就此新鲜出炉,在球迷群里传得有鼻子有眼:“肯定是他女朋友去美国拖累的!你看杨瀚森体能测试不及格,绝对是天天陪女朋友逛街买东西累的,哪有时间练体能?”“英语水平一直上不来更明显了,肯定是光忙着谈恋爱甜甜蜜蜜,压根没心思背单词、练口语,跟队友沟通都费劲,能打好球才怪!”好家伙,合着在这些人眼里,杨瀚森练球根本不用自己规划时间、把控状态,全靠女朋友“远程操控”他的训练和学习进度呗?就这清奇到突破天际的脑回路,不去写玄幻小说里的“控魂术”剧本都屈才了,不去当编剧真是影视圈的一大损失。
![]()
就这么着,从来没公开蹭过流量、安安静静过日子的杨瀚森女朋友,平白无故就成了网暴的受害者。她的社交账号私信里,塞满了各种奇葩言论,从“你怎么有脸待在美国”的道德绑架,到“赶紧分手别耽误人家”的无理要求,凑在一起简直能编一本《人类迷惑行为大赏·网暴特辑》。一开始姑娘大概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默默忍了好几天,可架不住喷子们得寸进尺,火力越来越猛,终于在某天憋不住了,直接在社交平台开怼,每一句话都精准戳中喷子的痛点,那叫一个大快人心。从网友流传的截图里能看到,有激进球迷离谱到用命令的口吻发消息:“我劝你赶紧回中国!别在这里耽误杨瀚森跟队友处关系、融入球队,你就是个累赘!”
更有甚者,直接给杨瀚森的NBA生涯判了“死刑”,在评论区大放厥词:“就这表现,我看撑不过半个赛季,用不了多久就得跟他女朋友一起卷铺盖回CBA!”言外之意就是“我早就看他不行了,果然没看错”,那股子“事后诸葛亮”的得意劲儿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最过分的是,还有些素质低下的球迷直接开起了黄腔,说些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彻底突破了做人的底线。面对这些刷新认知的“物种多样性样本”,杨瀚森的女朋友再也没惯着,不仅直接回怼了那些难听的言论,还配了个“翻白眼加摊手”的表情包,潜台词大概是“活了这么大,真是第一次见这么离谱的人”,既解气又不失体面。
![]()
说真的,现在的互联网有时候就像个没人管的露天菜市场,三教九流混杂,谁都能拎着个破喇叭站在摊位前喊两嗓子,不管说的对不对、好不好听,先过过嘴瘾再说。杨瀚森的女朋友只是个普通人,要不是因为和杨瀚森谈恋爱,压根不会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面对这么多莫名其妙的谩骂和攻击,要是能做到完全视而不见、心如止水,那心理素质堪比少林寺修炼了几十年的高僧,普通凡人根本做不到。但问题是,舆论这东西就像夏天厨房里的苍蝇,你越挥着手跟它较劲,它越围着你嗡嗡转,烦得人没心思干正事,与其浪费精力跟这些喷子掰扯,不如想想怎么“关紧窗户”,把这些噪音挡在门外。
对杨瀚森来说,眼下最靠谱、最管用的“降噪耳机”,其实就是他脚上的训练鞋和手里的篮球。管他网上的评论是把他夸成“百年一遇的天才”,还是骂成“扶不起的阿斗”,都不如把精力实实在在砸在训练场的地板上、赛场上的每一次攻防里。每天多练几组折返跑提升体能,多琢磨几遍战术配合熟悉队友节奏,多打磨一下投篮手感精进技术,这些才是能真正改变现状的“硬通货”。毕竟竞技体育的法则从来都简单粗暴,虽然说“菜是原罪”,但“赢才是硬道理”——你打得不好,再怎么解释都没人听;可一旦打出来了,成绩摆在哪儿,所有质疑声自然会消失。等哪天杨瀚森真能在NBA站稳脚跟,成为球队里说一不二的“大腿级”人物,在赛场上砍下高分、送出关键助攻、拿下胜利的时候,再回头翻这些当年的评论,估计只会笑着摇摇头说“当年这帮人还挺有想象力,编故事的本事比编剧还强”。
![]()
所以啊,那些激进球迷们真该省省力气了。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逼着人家女朋友“背锅”、在网上敲键盘骂街,不如安安静静当个理性的观众,给杨瀚森多一点成长的空间和耐心。要知道,当年姚明刚去NBA的时候,也不是第一天就成为“移动长城”的——刚登陆时他也有过投篮不进、被对手晃倒的青涩时刻,也经历过“适应期的阵痛”,是靠着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不放弃的坚持,才慢慢在NBA站稳脚跟,成为中国篮球的传奇。杨瀚森现在走的,不正是当年姚明走过的路吗?给年轻人一点时间,说不定他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